公交运营线路从1条增至2200余条,地铁从一条线扩至一张网;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276公里……昨日,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地铁公司、北京公交集团、首发集团发布新中国成立75年来北京交通的发展建设成果。
公交车辆规模增长141倍
据统计,75年来,北京公交运营线路从1条跃升到2200余条,位居全球首位。北京公交车辆规模从164辆发展到2.3万余辆,增长了141倍。服务乘客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每年2800多万人次增加到历史最高49亿人次。北京公交战略和改革发展部业务主管冯帅介绍,乘客的乘车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好,从原来等车烦、乘车难迈向一键规划、在线支付、实时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出行体验。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公交车上得到试点应用。去年9月,北京公交在取得第一张大型普通客车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后,加快开展城市公开道路常态化测试,长8.5米,配备19个座位的纯电动L4级高级别自动驾驶公交车开始进行测试。经过为期一年的测试,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1.7万公里,其间未发生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目前,自动驾驶进入示范应用阶段,累计载人测试491人次。
“智慧大脑”助力地铁运营
从一条线到一张网,75年来,北京地铁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成为居民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从1969年北京第一条地铁建成通车到今年正好是55年,北京地铁从最初的1条线23.6公里,发展到现在27条线836公里的大规模网络化运营格局。
在智慧地铁建设方面,北京地铁构建了下一代地铁实验室,搭建智慧地铁大脑、智慧车站和智慧列车的实验场景。
北京地铁技术创新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张岚介绍,“智慧地铁大脑”作为整个线网的指挥中枢,包括综合决策、智慧运行、智慧客服、智慧运维和安全管控“1+4”集成平台,对客流、行车等运营状态能够“看得清、判得准”,可以掌握每个车站周边800米范围内实时的气象信息、公交信息、共享单车信息甚至停车场信息。当出现极端天气或者突发事件时,相关部门能够联合处置,快速疏散乘客,最大程度降低对乘客出行的影响。“智慧车站”通过设置各类信息发布设备,对车站拥挤度、环境情况、即将到站列车的拥挤度信息、换乘衔接情况等进行及时发布推送。
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276公里
高速公路方面,北京市“七放射+地区环线”的国家高速公路主格局基本建成,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本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276公里。
首发集团首发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咨询部部长张志介绍,目前在建高速公路共7条。其中,东北方向3条,为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京平高速改扩建工程和京密高速(机场南线-六环路段)项目,涉及朝阳区、顺义区和平谷区。西部山区有3条,分别是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灵山互通-市界)、108新线高速和涞宝路新线高速,涉及门头沟区和房山区。还有1条则是位于副中心的东六环(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改造工程。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东六环改造工程目前正在进行路面工程施工,按计划今年年底建成,具备通车条件。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西六环-灵山互通段于今年7月1日建成通车,灵山互通-市界段力争于今年年底建成通车。承平高速和京平高速改扩建工程等两个工程正在全速推进建设当中,计划2025年底完工。
此外,京密高速(机场南线-六环路段)、108新线高速和涞宝路新线高速,为今年新开工项目,已经实现开工建设,正在按照建设计划有序推进。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