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济南公交集团举行济南公交节能宣传周暨第一加氢站启用活动,这也标志着全国首个由公交企业独立建设运营的加氢站正式启用。
据济南公交工作人员介绍,济南公交第一加氢站由政府支持,多部门给予大力帮助,并由济南公交集团建设运营。加氢站及配套停车场面积5349平方米,建筑面积403.99平方米,设计日加注量1000kg,可满足50-100辆氢燃料公交车加氢需求。
“站内储氢总容量893.78kg,设有工艺设备区、加氢区、营业控制区三部分。”济南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何彬称,加氢站配备2台500kg氢气压缩机、18立方储氢瓶组、4台加氢机、5只加氢枪、8个大型公交加氢车位,采用进出站口分离双通道设计。“建设自有加氢站是济南公交全面落实省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建设氢能产业高地的重要举措。”何彬说。
据悉,早在2019年11月,济南公交就启动了氢燃料公交车辆示范运行项目,投入60辆氢燃料公交车进行示范运行,累计示范运行462.3万公里,运送乘客607.8万人次,氢能运行平均耗氢7.6kg/100km。济南公交第一加氢站启用后,济南公交氢燃料公交车也将从K115等线路上优化调整到K106、K230、K265等线路上运行。
经测算,济南公交第一加氢站运行后,可保障60辆氢能公交每年示范运行300万公里,实现零排放运行,年减碳5852吨,同时可有效促进济南市氢能产业上下游贯通发展,调整公共交通能源结构,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更大力量。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