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梅雨季节的来临,上海的室外温度基本维持在30℃上下。针对闷热多雨的季节特点,上海公交各企业近日相继对车辆空调设施完成检修、清洗、消杀。当室外温度超过28℃时,在保持适当开窗通风的同时,适时开启空调设备。
在杨高修理车间,修理工王璇正在逐一对车辆空调设备进行清洗。他佩戴N95口罩,手拿螺丝刀,轻轻拧下顶盖的螺丝,拆除滤网的金属罩,将内部海绵材质的滤网拿出。随后,使用经过稀释的消毒液对滤网进行初步消杀,再用高压水枪对附着物进行彻底冲洗。清洗完成后,一般还需要在户外晾晒,充分利用阳光的杀菌功能对滤网进行再次消杀,确保空调滤网的干净、卫生,有效减少细菌滋生。
目前,浦东杨高公交已对1000余辆公交车辆的空调设施完成了检修和清洗工作。按照防疫要求,公司每月对公交车辆开展一次全面维修保养,检查空调控制面板、制冷系统、压缩机等控件是否运转正常,及时更换损坏零件、添加足量冷冻液等。同时,每周二次对空调滤网进行拆洗和消杀,保障通风顺畅,确保车厢内环境卫生、安全。
连日来,久事公交巴士五公司修理车间内,维修人员对948辆公交车辆的空调系统进行清洁消杀工作。他们逐车对空调滤网进行拆卸清洗,对空调通风管道采用先清吹、再喷洒消毒液的方式,最大限度清除附着在管道内的灰尘及病菌,保障车辆空调系统“肺部”干净健康。同时,对空调系统压缩机、高低压管路、电控元件、蒸发器、冷凝器、风机等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全面消除故障和安全隐患,确保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制冷性能良好。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