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换大容量车型、延长运营时间……本月起,北京公交集团正式承接通州区域地面公交,副中心客运公司、客二分公司多措并举,调研通州市民出行需求,对“通”字头线路服务进行升级优化。
近日,通州区公交站台上、大型社区门口,多了一些穿着蓝色制服的公交职工,他们主动询问居民们对于公交出行的需求、意见,归纳整理,开展调研,针对具体线路进行逐一调整。通12路作为连接通马路与通州主城区的重要通行线路,承担着接驳市民往返马驹桥、台湖地区与通州主城区的重要任务,日常客流量较大。结合调研情况,副中心客运公司在通12路末站通州北苑路口南站配备机动车辆,高峰期间遇有大客流情况,适时启用机动车辆投入运营。6月20日,在原有10米级运力车型的基础上,更新15部12米级的大型车辆,加大车厢运载能力,满足更多乘客的乘车需求。同时,为方便马驹桥地区及通马路沿线乘客出行,自今日起,通12路将延长营业时间,地铁通州北苑站末班车时间由20时30分延长至21时,满足晚间乘客出行需求。
此外,根据乘客意见,公交运营公司分别对通3支路、通21路、通65路等定点线路车辆,采取公布营业发车时间、建立乘客微信群等方式,进一步增加乘客获取线路发车、间隔信息途径。目前,北京公交APP、高德地图APP实现了“通”字头线路实时运营情况查询全覆盖,并安排志愿者在客流集中站台、重点站台,指导乘客在线查询线路运营走向和车辆到站情况,更好地服务乘客。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