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经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荐、交通运输部批准,潍坊市成为“十三五”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在创建“公交都市”这五年时间里,全市大力发展绿色公交,共购置公交车452辆,全部为新能源车辆,其中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30辆、纯电动公交车222辆。建立起常态化投入机制,五年内市级共投入资金68.35亿元,公交运营补贴到位率100%。
潍坊市成为“十三五”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
中心城区将建设
21座公交充电、加氢、加气站
潍坊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筹备申报阶段。2016年,潍坊市委、市政府决定申报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于2017年8月成功入选创建城市名单。第二阶段:创建实施阶段。2018年12月,《潍坊市公交都市创建实施方案》获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正式批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创建项目纳入城建计划,压实责任,明确时限。第三阶段:准备验收阶段。潍坊市对照验收标准,全面收集整理佐证材料,开展评价指标测算,编制验收申请报告,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潍坊市作为国家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将氢能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了《潍坊市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扶持办法》。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每满1万公里补贴1.5万元,逐年按20%退坡,三年累计20万元封顶;固定式加氢站最高补贴200万元,加氢价格最高补贴每公斤30元。
编制了《潍坊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做好全市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快建设公交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配套设施,潍坊市中心城区已规划建设了13座公交充电站、3座公交加氢站和5座公交加气站,全市共建成充电基础设施6500个。
与公共自行车零距离
换乘站点达320个
创建期间,潍坊市进一步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新区、坊子区、城区东部等3座公交枢纽站已建成投用;鸢都湖、潍坊新机场等2处公交枢纽场站已启动前期工作。依托潍坊高铁北站,正在建设集长途客运、公交、轨道交通以及出租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型交通枢纽,打造无缝衔接和一体化无风雨换乘体系,项目总投资6.5亿元,客运站、公交场站两项工程的主体结构已封顶,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建成。
五年间,新开通公交线路55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70条,增设及调整公交站点810余个,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消除了城市公交盲点,中心城区基本实现了“有路就有公交车”,周边街道驻地基本实现公交全覆盖,公交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开通夜经济专线6条,购物专线、校园专线、医疗专线等特色线路26条,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出行需求。开通乡村振兴专线27条,解决了部分偏远城郊、产业园区等片区、单位的交通出行问题,打通了公交线网末端的“最后一公里”。
按照创建方案,根据潍坊实际,相继建成了公交豪德综合场站、文化南路综合场站、前阙庄综合场站、叶家庄子综合场站、坊子地理信息产业园综合场站、坊子区综合场站等6处公交场站和26处公交首末站。加强公交线网衔接,围绕客流集散点,形成了“常规公交为骨干、微循环公交为衔接、定制公交为辅助、特色公交为补充”的公交线网体系。加强公交与公共自行车衔接,公交与公共自行车零距离换乘站点达到320个。
公交一卡通与国内
318个城市实现互通
潍坊在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建设方面取得诸多成果,投资实现智慧化运营、实现智慧化乘车、实现智慧化支付。
着力打造公交企业运营智能调度平台,投资1800余万元,完成潍坊智能化公交项目建设,建立起包含“车辆调度、车载监控、乘客信息服务、企业资源管理(ERP)、视频会议”五大业务系统于一体的智能公交系统,所有营运公交车辆全部实现了智能化调度、视频监控管理,传统公交快速向智能公交转变。
研发了“潍坊掌上公交”APP,为乘客提供线上线下(34.650, 0.00, 0.00%)立体多维、实时公交出行信息查询,线路查询覆盖率100%,日活跃用户5万以上。智能化公交平台先后与潍事通”APP、“爱潍坊”APP等行对接,实现了公交信息多渠道查询。计划建设公交电子站牌130处,目前已建设57处,其余年底前全部完成,可帮助市民及时掌控公交车辆运营信息。
加快推进移动支付建设,银联IC卡闪付、银联二维码和银联手机闪付乘车业务正式上线,打造了“全支付+公交出行”乘车模式,形成了集公交IC卡、“潍坊通”APP、微信、支付宝、银联等多种支付方式于一体的移动支付格局,移动支付客流占比达68.6%,公交一卡通与国内318个城市实现了互通。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