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坐公交,抬脚就进城。”近年来,高邮城乡公交一体化交出亮眼答卷,2元钱就能从村口坐公交车到达高邮城区。持续释放的公共出行“红利”不但迎来高邮百姓的称赞,也吸引了央视的关注。近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振兴路上》栏目播出了一期时长约15分钟的节目——《城乡公交富农情》,重点聚焦高邮市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助力“三农”发展的先进做法和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高邮全面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坚持以公共服务均衡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公司运营、城乡一体”的思路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按照城乡公交线网规划‘一张图’、信息服务‘一张网’、居民出行‘一张卡’、服务质量‘一个标准体系’的思路,我们编制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和规划。”高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高邮市完善基础配套,改造农路102公里、危桥64座,为公交站点在农村的“落子”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高邮共拥有乡镇客运站11个、公交站台1185座、城市公交场站4个。
“2022年,我们在原有优惠政策基础上,高邮市全域公交票价统一调整为2元,真正实现了同城同价、城乡同价乘坐公交。”高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公交线路57条、里程达1424.5公里,2021年城乡公共乘客满意度达96%,2022年在原有优惠政策基础上,高邮全域公交票价统一调整为2元,真正让城乡共享公共交通发展红利。
不仅如此,高邮交通部门还积极推动“交邮融合”,引导公交公司与邮政快递企业开展合作,降低农村物流末端配送成本。并扩大信息服务范围,完善高邮掌上公交APP平台,达到“一张网”联动覆盖,“一张卡”全网互通。
12月26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据悉,2024年贵阳市持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生活方面,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达10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69%。 据介绍,绿色经济是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路径。绿色生产方面,贵阳市绿色工厂累计达56家、绿色工业园区累计达5个,前三季度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6.06%。 绿色消费方面,贵阳市累计创建绿色物流园区9个,全市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居换新销售额61.75亿元,占全省近50%。 绿色生活方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4%;绿色文明方面,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比例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9.4%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据统计,2024年以来,贵阳经济发展含“绿”量稳步提升,年末绿色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