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战场。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控形势,集团派驻的四名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坚守驻村一线,勇担防控责任,用实干笃行筑起疫情防控“红色堡垒”,用使命与担当守护村民生命健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驻济阳区曲堤街道北街村第一书记张岩
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张岩结合北街村实际,带领村两委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确立了外防输入、内防聚集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心,建立了以村干部、党员为骨干的疫情防控网格化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有序组织开展防疫工作
组织党员、公益岗人员每天两次对村内大街小巷认真进行消杀,确保不漏一处,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在村口设立入村检查点,每天组织专人值守,认真查验外来人员健康码、行程码,防止信息异常人员入村。在每天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他靠前指挥,带领村两委逐一做好检测场所布置、村民组织发动、现场秩序维护、身份信息登记汇总、上门采样等具体工作,并积极为老人申办打印核酸码,确保核酸检测有序高效开展。
积极做好防疫政策宣传
为了让全体村民齐心抗击疫情,他每天通过大喇叭广播、入户走访叮嘱、发放疫情防控明白纸等方式,向村民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及个人防护知识,让村民熟知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提升了广大村民疫情防控的责任感和个人防护意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做好返村风险人员排查
带领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开展逐一摸排,详细掌握从高风险地区返村的人员情况,并详细记录上报相关信息。同时,对此类人员实行包、保、控网格化管理,认真落实居家医学观察隔离措施,并充分做好被隔离人员的防疫措施宣传和心理疏导,争取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驻柳埠街道马家峪村第一书记刘侃
知责于心,疫情防控有密度
自今年3月19日村区开展核酸检测以来,刘侃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从核酸检测到环境消杀,从信息摸排到电话追检,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260多天的防控考验,180多小时的核酸检测时长,他都全程参与,未有一次缺席。
疫情关键时期,他编写并发放了《告马家峪全体村民书》,将每日最新的疫情通报录制成音频不间断广播。设计的《核酸检测人员情况统计明细表》被管区引为制式化样板,应用到了全部10个村区的核酸检测数据统计中,并先后三次邀请公交安全培训师到村开展疫情防范、居家健康、安全出行等知识讲授和互动交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科学进行防范。
履责于行,疫情保障有力度
疫情出现反弹后,他在做好道口值守、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的同时,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栏、微信群、“小喇叭”等形式,全天候、全方位向村民宣传各类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积极筹集了3000余元生活用品及2000余元口罩、酒精、消毒液、过冬物品等紧缺物资用于村区抗疫。北部公司还将马家峪村设为了“爱心志愿服务基地”,青年志愿者每季度到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为留守老人进行屋内设施消毒及清扫,宣传居家防疫知识。
尽责于民,疫情服务有温度
为解决疫情期间村区南瓜滞销的困境,他联系北部公司开展了“爱心助农助销”活动,两天时间完成2100斤的农产品销售量。同时,他还依托个人资源,先后协调济南园林集团为马家峪村出资打造了党建文化长廊,联络了一汽红旗汽车销售公司为村区捐赠了10盏太阳能路灯,还邀请了山东锦源谷旅游开发公司、漱玉平民大药店等爱心单位到村捐赠了3000余元防疫物资,为留守老人赠医送药并形成义诊服务的长效机制。
他在驻村日记中写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要将公交人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传承和发扬下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谨扎实的作风认真落实好各项防疫要求,用实际行动守护村民健康,织密村区疫情防控安全网。”
驻马山镇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刘波
面对新一轮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刘波视疫情为命令,迎难而上,始终与村民坚守在一起,勇担防控重任,宣传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组建起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构筑起一道守护社会秩序、守卫村民生命健康的“红色防线”,谱写着一曲曲疫情防控、党员先行的战歌。
“您好,请扫描场所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针对每名进入帮扶村的群众,党员、村“两委”干部尹延军、入党积极分子舒满满都会对出入人员信息进行查验、登记。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带领工作队员会同村“两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多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先锋队,高挂党旗,亮明身份,在疫情防控检查点昼夜值守,协助医务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我是一名党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就应该坚守在一线,要为村民守好第一道防线。”集团派驻马山镇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刘波说。
驻历城区董家街道吕家村工作队队员薛顺璞
新一轮疫情来势汹汹,基层防疫工作面临严重挑战,薛顺璞立足岗位,就地参与疫情防控,与驻村干部、群众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薛顺璞主动参加村内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为村内疫情防控措施建言献策,针对防疫物品消耗量大且快的情况,他结合实际积极协调利用工作队办公经费为帮扶村购置口罩、消毒酒精、测温仪等物品,有效补充村内疫情防控物资。积极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协助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请提前出示健康码”“大家保持好一米间隔”,一句句叮嘱温暖了现场村民的心。
吕家村党群服务中心启用
11月底,他所在的吕家村工作队为帮扶村改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彻底解决了帮扶村村两委一年多来无固定办公场所的问题,方便了帮扶村村民办理个人业务,受到村两委及村民的一致好评,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进一步激发了村两委干部为村民服务、奉献的工作热情。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面前,集团派驻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团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展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让公交精神在农村基层绽放光芒,让鲜艳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