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海召开2023年上海交通工作会议暨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今年上海交通工作将以交通强市建设为统领,坚持新一轮交通白皮书确定的政策导向,以落实“十四五”规划任务为重点,扎实推进上海交通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上海交通工作有哪些重点目标任务?
会议指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提升国际海空枢纽能级。全力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推进小洋山北作业区开工建设,有序推进罗泾港区集装箱改造、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增强航运服务功能,做好国际航运公会等国际组织引进服务工作,创新上海国际集装箱舱位交易平台功能。精心策划组织第三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等活动。推进智慧绿色航运发展,全力搭建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MaaS平台。以推进“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建设为契机,支持和推广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和管理措施先行先试。
深化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以深化协同工作机制为牵引,推进交通设施、服务、管理全方位一体化。以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为重点,有序推进沪苏湖铁路、沪渝蓉高铁、上海示范区线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域铁路嘉闵线北延伸、金山至平湖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机场联络线运营筹备。以线路发展规划等为抓手,推进毗邻公交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长三角区域国三柴油货车限行指导方案。认真做好第六届进博会等重大活动交通保障。
完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重点是推进重大规划编制和重大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开工建设G15公路嘉金段改造、S16蕴川高速、13号线东延伸、外环东段改造等项目;继续推进机场联络线、北横通道东段、G318公路方厅水院段等项目建设;建成G15嘉浏段扩建(不含省界桥)、S3公路主线、杨高路改建等项目;加快推进19号线、沪松公路快速化、外环西段交通功能提升、南北通道等一批预备项目前期工作。
此外,会议指出要推进更高水平“公交都市”建设。公共交通方面,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增能提效,进一步优化延时运营,更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继续提升地面公交服务水平。道路设施方面,创建120条精品道路和16个精品区域,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200公里及示范镇(路)创建。实施100处道路交通拥堵点改善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方面,创建40个停车治理示范项目,开工建设6000个公共泊位,新增2000个错峰共享泊位。更新投运500辆无障碍低地板新能源公交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交通智慧绿色发展方面。2023年上海将建设“交通联盟链”,推动一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和标准落地。推进洋山港智能重卡“减人化”测试运营,力争完成20万标准箱。持续推进G15、G60等智慧高速建设。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海铁联运完成61万标准箱。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500辆、出租车300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60辆。支持临港、金山打造氢能公交示范区。推进纯电动、燃料电池重卡应用。新增公共(专用)充电桩1万个。(完)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