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成都公交集团获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成都“响应式停靠公交”正式更名为“铃停巴士”,并将在3月1日起再添新成员,温巴公司、新巴公司、郫巴公司也将在“7+2”区域上线“铃停巴士”。
“体验感非常不错!我每天都要乘坐203路公交上下班,以前每个站点都要停靠,今天几个站点没有乘客上下车,车辆就直接过站,节省了不少时间!”在大源公交枢纽现场,乘坐“铃停巴士”的张先生对这项新举措赞不绝口。据了解,上月,成都公交开始在20条线路上试行“响应式停靠公交”,该服务新模式大大提升了平峰时段公交运行效率,期间线路平均提速8%,平峰时段平均每班车可节约市民大概6分钟乘车时间。
“我们目前正在积极梳理线路,争取尽快落实‘铃停巴士’的线路设置。”成都公交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经梳理出覆盖中和、洪河、龙潭寺、大丰等多地的线路,其余线路也将在3月以内陆续完成梳理。
新闻多一点
实行响应停靠的公交线路,公交车进站时,如果车内无乘客按铃、站点无乘客等候、站点无其他公交车停站,车辆将减速越站通过,以减少途中不必要的耗时,提升公交运营效率,让市民出行更加快捷。实行响应停靠的公交线路客流出行规律需要具备明显不均衡性、站点多或是站距短的特点。其次,选定的线路各站点间客流差异还应较大。此外,站点不同时段间客流差异也要较大。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