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将越来越方便——7月18日,来自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消息称,年内,轨道10号线二期剩余段、5号线一期中段、18号线有望通车,轨道谢家湾站2、3号口等11个出入口将开通。
今年上半年,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共完成建设项目投资231.4亿元,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客运量12.89亿人次,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年内有望开通的三段轨道线路
均进入动车调试阶段
在轨道交通方面,为确保在建项目早日通车,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按照“前期、开工、在建”三张清单管理,建立难点卡点、征地拆迁、管线迁改、手续办理等4本台账,动态梳理难点卡点问题35个。同时,集团全面落实日周月调度、周报告、月通报制度,强化质量安全管控。
一系列举措,推动了在建轨道交通项目跑出“加速度”。10号线二期剩余段、5号线一期中段、18号线已开展动车调试工作,有望年内建成通车。
在建轨道交通建设
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我市轨道交通其他在建项目新增施工点120个,20台TBM顺利始发,其中15号线一期100%的车站(区间)进入主体施工,44段区间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创建三星级智慧工地17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由中铁八局承建的轨道27号线沙坪坝站通道施工顺利完成,正式进入车站主体施工阶段。该站建成后,将与既有轨道1号线、9号线、环线通过换乘通道接综合换乘厅实现换乘,成为重庆首座四线换乘站,并将成为我市首个实现城轨快线与地铁、高铁线快速换乘的车站。为减少施工噪音和扬尘对周边居民影响,中铁八局项目部建成了一个2400平方米的封闭施工大棚,就像一个“金钟罩”,把施工现场全部罩起来,施工人员在全封闭的大棚里作业,实现绿色施工。
中心城区
小巷公交线路达34条
在公共交通运营方面来看,上半年重庆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12.89亿人次,同比增加4.6%,完成全年目标的50.1%。
上半年,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48条,特别是完成3条与轨道同向的过江长大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后线路单车载客量提升至440.7人次/日,增幅10.2%;首推6条“响应式下客”公交线路,缩短了乘客单向出行时间约3-5分钟。
为弥补常规公交车型无法通达狭窄、坡陡、弯急道路,我市加快开通城市小巷公交线路。上半年中心城区新开通5条小巷公交线路,目前中心城区运行小巷公交线路34条,投入143台运力,日均运行超0.34万班次、营运里程1.36万余公里,运送乘客2.74万人次。
下半年,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将继续深入落实便民惠民相关举措,推动轨道谢家湾站2、3号口等11个出入口开通,开行轨道高义口站接驳小巷公交1条,推动打造“爱老敬老”公交服务专线8条,推动轨道“爱心预约”出行。
此外,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投标,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推动城市交通一体化产业链不断走向世界。重庆交通开投出资成立的重庆时代电气实现海外市场供电系统 EPC 项目订单零的突破。
为推动智慧交通建设,重庆交通开投集团还启动了数字化转型数字平台项目建设,打造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底座,为后续软件开发提供平台支撑,方便市民出行。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