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20:00,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4场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疫情防控核酸筛查专班负责人夏科家、虹口区副区长陈筱洁、宝山区副区长孟庆源、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同时回答记者提问。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主持新闻发布会。
有市民反映,核酸检测报告一直没出来,影响了他的出行和出入有核酸要求的公共场所,有什么解决办法?
上海市疫情防控核酸筛查专班负责人夏科家表示,我们鼓励市民定期参与核酸检测工作。根据当前疫情发展形势,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自6月6日零时起,进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也就是说,如果市民采样后,还没有及时获得检测结果的话,只要有24小时内的采过样的证明,就可以进入上述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大家可以在“随申办”APP的“核酸查询”页面中,看到自己的采样时间。
对于有其他特殊核酸检测要求的场所和行业从业人员,仍需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要求执行。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