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机电集团2022年上半年工作会上获悉,该集团紧紧围绕“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按照“补链强链”,积极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正在积极布局制氢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能40台/套,并力争在2025年带动氢能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增量。
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近年来,国家积极引导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在2030年碳达峰愿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预期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可再生氢产量约为500万吨,部署电解槽装机约80GW。
重庆也积极发展氢能产业。今年1月,重庆进一步在《加速构建完善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2025年底,全市累计推广5000台氢能源汽车,建成10座加氢站的目标。
瞄准氢能产业长期发展潜力,重庆机电集团提出以实现国内一流的氢能装备与服务集成商为目标,拟布局实施制氢基地项目,重点发展制氢、加氢装备及系统集成服务,实施制氢装备及附属设备系统集成产线建设,产品主要定位为单台1000m/h(5MW)-2000m/h(10MW)的电解制氢装备的系统成套与服务,包括分离、纯化装置研发生产。
同时,重庆机电集团积极推进相关制、加氢产品研制方面:制氢站高压无油氢气压缩机、加氢站成套设备已完成研发,氢气纯化系统、制氢水处理及冷却模块、制氢站自动控制与综合监控系统研究集成正在研制,技术产品急需进行市场化推广。
事实上,进军氢能只是重庆机电集团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重庆机电集团结合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重点实施新能源汽车轴承智能化车间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大型往复隔膜泵建设等项目。2022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在集团投资中占比51.8%。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交出一份较好的成绩单:上半年,集团高端装备板块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7.5%;交通装备与工程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7%;产业金融板块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
下半年,重庆机电集团将重点围绕风电、水电、轨道、汽车、新能源等领域,不断深化与巴南区、南岸区等区县政府,以及金风科技、大唐集团等重点客户的战略合作。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