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纳日松项目”)成功产出氢气。该项目是三峡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为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能源制氢示范项目探索新路径,助力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资源战略基地。
纳日松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峡能源,股份代码600905)与满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项目利用采煤回填区建设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约为7.4亿千瓦时,其中20%将直接输送至当地电网,剩余80%用于氢气生产。项目安装15套1000Nm3/h(标方每小时)的碱水制氢装备,年产氢气约1万吨、副产氧气约8万吨,主要应用于化工和交通领域。
氢能是打破现有能源领域行业板块壁垒、实现不同能源形式之间深度融合的关键媒介,有助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纳日松项目将高效、密切结合太阳能与氢能两大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产出的绿电,将水通过电解水装置分解成氢气和氧气,通过探索无污染、零排放的绿电制氢新模式来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并网存在的电力电量平衡与消纳这一关键问题。
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纳日松项目大规模使用万安培级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电源代替传统的晶闸管。“这是在全球绿电制氢行业首次大规模使用万安培级IGBT电源作为碱性电解槽整流电源,可以使规模化制氢对电网更加友好,系统综合转化效率更高,对国内制氢电源的技术发展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三峡能源技术经济中心副研究员季孟波表示。
纳日松项目成功产氢将为我国绿电制氢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助力我国提升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整体水平,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