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与吉林省松原市正式签署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投资框架协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吉林省首批“氢动吉林”大型氢基化工类项目,是中国能建聚焦“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氢能、储能“两个基本点”,提出具有中国能建特色的能源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的又一重大成果。
项目一期(本期)工程投资105亿元,建设20万吨绿氢合成氨,建设内容包括:85万千瓦直供电新能源,电化学储能,直供电线路,年产3.7万吨电解水制氢装置、20万吨级低压合成氨装置、空分装置及公辅设施。
项目采用柔性合成氨技术方案,超轻度并网技术方案等多项全球领先技术,并采用具有中国能建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光氢氨匹配软件进行方案设计。一期工程计划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2024年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吉林省首批“氢动吉林”大型氢基化工类项目,完善当地氢能产业链布局,推进吉林西部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供应基地和多元化绿色氢基化工示范基地建设。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云指出,中国能建作为能源电力领域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始终坚持规划引领、技术引领、创新引领,凭借70余年丰厚的技术底蕴和综合竞争力,全面融入绿色低碳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三大经济形态”,全力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能建平台。中国能建将本着“诚信、务实、创新、共赢”的原则,秉承“吉林有需求、能建有优势、双方有共识、合作有共赢”的理念,进一步发挥氢能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积极投入“氢动吉林”建设,为实现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15日(春运第9天,农历腊月二十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114.1万人次,环比下降2.7%,比2019年同期下降46.8%,比2022年同期增长47.2%。其中: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1.1万人次,环比下降1.0%,比2019年同期下降17.8%,比2022年同期增长32.1%。 >> 公路发送旅客3134万人次,环比下降3.1%,比2019年同期下降51.7%,比2022年同期增长53.8%。 >> 水路发送旅客35.6万人次,环比下降9.1%,比2019年同期下降69.2%,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 民航发送旅客133.4万人次,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下降23.9%,比2022年同期增长38.4%。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139.6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655.8万辆次,环比增长0.9%,比2019年同期增长6.4%,比2022年同期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