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2023中关村论坛首场系列活动-首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大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主办,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中科视语受邀参会,与各人工智能业界领袖、先锋企业、生态伙伴和应用服务商,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机遇,构筑开放共赢的健康产业生态。
助推人工智能安全可信发展
入选首批“人工智能安全可信护航计划”合作伙伴单位
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府、中关村发展集团、华为公司共同发起“人工智能安全可信护航计划”,中科视语作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权威性认可单位,始终践行“实现人工智能可知、可信、可控和可用”的人工智能治理观,积极履行为客户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的责任,入选首批“人工智能安全可信护航计划”合作伙伴单位。未来,中科视语将继续积极履行责任,主动开展人工智能安全可信度评估工作,同时与各方紧密协作,不断推动行业自律,共同推进打造人工智能安全可信生态。
因聚而生,合力众智
围绕行业场景痛点 为道路交通场景赋能
中科视语作为华为生态圈中重要的参与者和共建者,华为伙伴生态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双方聚焦智慧交通、智能制造领域,围绕技术联合研发、解决方案融合、平台产品整合、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共同打造智慧纺织、车路协同等联合解决方案以及双向适配认证、深度测试和优化工作,并已实现多个场景落地。
提升全天候通行能力,服务美好智慧交通
会上,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表示,基于昇腾AI,面向道路交通场景,与中科视语共同打造车路协同路侧全息感知计算联合解决方案,为道路交通场景赋能。该方案将充分实现「人、车、路」三个道路交通核心要素之间的高效协同,最大程度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其通行效率,最终为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车路协同感知支撑。
领导参观中科视语智慧交通相关硬件产品
并表示,截至目前,该方案已在北京、武汉、无锡等全国多省市完成应用落地。同时该方案在河北省某市区成功上线后,异常交通事件发生率较原有显著降低36%,示范路段车辆整体通行效率大幅提升约45%,应用效果备受客户好评。
中科视语与华为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自合作以来,始终携手并进、共赢发展,建立了互助互促、良好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多个重要项目的陆续落地,双方也在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强化合作措施、提升合作水平,携手助力智慧交通、智能制造领域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加速其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进程。
每天清晨,一列列紫色“长龙”迎着朝霞,穿梭在城市之间,伴着运河涛声,驰骋于江淮大地,演绎着淮安城市交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近8年来,淮安有轨电车引领着绿色出行新风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轨电车沿线不少乘客均对有轨电车运营表示十分满意,目前淮安有轨电车又快又准,乘车体验也很舒适。 淮安有轨电车行驶速度从35km/h逐步提升至70km/h,全程运行时间从66分钟缩短至48分钟,电车运行速度的逐步提升,市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小火车”每天开行280列次左右,运营近18小时,无论风雪交加的冰雪严冬,还是炎热难耐的酷暑盛夏,它总能如期而至。 有轨电车从主城区出发,穿越繁华街道,畅行在生态宜居新城,奔跑于文脉悠长的古城,它宛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连接城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有轨电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城区间的时空距离,让“三淮一体”联系更加紧密,市民乘坐快捷的有轨电车出行,无论是休闲购物,或旅游探亲,还是品鉴美食,都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旅程。 截至目前,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累计安全运行超1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近5400万人次,日最高客流超5.5万人次,单线客流量全国领先。无论是速度、安全,还是服务,淮安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