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德国iF设计奖公布了2023年度获奖名单。上海地铁18号线凭借匠心独运的设计,从11000件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iF设计奖,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该奖的新建地铁线路公共空间设计项目。
iF设计奖(Industrie Forum Design Award)创立于1953年,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设计机构——汉诺威设计论坛每年定期举办,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素有“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与红点奖(Red Dot Award)、IDA奖(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
18号线共设26座车站,全线采用无吊顶简装修风格,功能融合装饰,强调文化传承,传递现代、简约、明快的工业美感,营造“可阅读、有温度、有情怀”的城市人文艺术第二空间。
全线公共空间设计感满满,处处蕴涵着设计巧思,形成了公共艺术站名墙、特色亮点空间、艺术壁画和出入口装饰艺术4类28个文化阵地。
以丹阳路站为代表,车站位于杨浦滨江——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见证了上海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发展。设计团队创造性地大胆营造上海地铁首个反色空间,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将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蝶变,巧妙融入公共空间,超越交通功能,匠心打造展示地域文化和时代进程的窗口,谱写“申城地铁 通向都市新生活”的新篇章。
记者从轨道交通集团获悉,截至5月27日,天津地铁全网安全运营7000天,累计安全运送乘客41.7亿人次,列车正点率、运行图兑现率均达到99.99%。 7000天里,天津轨道交通秉承“慎、严、细、实,零缺陷”的安全理念,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夯实运营安全体系。一是全面开展三级运营管理模式和双控体系建设,完善大客流踩踏、列车脱轨相撞、保护区结构坍塌、淹水倒灌、火灾5项重大风险管控,梳理6000余项不同等级风险,均制定有效管控措施。二是建立三级应急协调处置体系,形成“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高效信息传递机制,实现预警信息、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和处置。三是建立“1+4+N”多专业智慧运维体系,通过1个智慧运维中心、4大应用专业、N项智能检测监测设备,实现设备状态数字化、管理决策智能化,提升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四是在全网各车站、段场、变电所、过渡段、风井等1400余个重要点位,储备水泵、沙袋、防淹挡板、彩条布等防汛物资24000余件,配备抢险车80余辆,应急抢险队员2100余人。 7000天里,天津轨道交通秉承“快捷无忧,贴心一路”的服务理念,将有温度的服务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一是持续优化票务政策,坚持让惠于民。先后发行学生优惠票、老人优惠票、“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