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正星氢电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GB/T 29729-2022《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将于2023年4月1日发布实施,全部替代GBT29729-2013版本。
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由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正星氢电在编制中贡献了正星”智慧”和“经验”,也为进一步规范氢能领域行业的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该标准适用于氢的制取、储存、输送和应用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内容共7章,规定了氢系统的类别、氢的基本特性、氢系统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附录提供了典型制氢系统、氢的性质、氢的燃烧特性以及氢环境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相关信息。
相比2013年版,新版国家标准《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主要变化如下:
1、增加氢分压、固定式氢气储存容器、液氢增压泵、浆氢、正氢、仲氢、常态氢、液氢、加氢合建站氧的术语和定义;
2、更改了氢系统类别中制氢系统、储氢系统和输氢系统的相关规定;
3、增加了氢系统类别中用氢系统的相关规定;
4、增加了氢气火焰探测要求;
5、更改了固态储氢有关的危险因素的相关规定;
6、增加了与温度有关的危险因素的相关规定;
7、增加了氢窒息的有关规定;
8、增加了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中关于点火源、检测报警装置的相关规定:
9、增加了氢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中关于安全完整性评价的相关规定;
10、更改了材料氢相容性试验和氢环境常用材料的相关规定;
11、更改了氢气储存容器、液氢储存容器、固态储氢容器、泵和压缩机、液氢和浆氢管道、安全泄放装置、阀门和过滤器风险控制的相关规定;
12、增加了阻火器的相关要求;
13、更改了通风要求、放空和火炬的相关规定;
14、更改了氢泄漏检测报警仪的相关规定;
15、更改了防止氢/氧的意外混合和杜绝点火源的相关规定。
正星氢电作为中国领先的加氢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近年来已先后主编及参编多部氢能领域国家、地方、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未来,正星氢电将持续专注于加氢站核心装备和系统的研发创新和标准化制定,携手行业内其他优秀企业共同助力国内氢能源产业标准化体系建立,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每天清晨,一列列紫色“长龙”迎着朝霞,穿梭在城市之间,伴着运河涛声,驰骋于江淮大地,演绎着淮安城市交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近8年来,淮安有轨电车引领着绿色出行新风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轨电车沿线不少乘客均对有轨电车运营表示十分满意,目前淮安有轨电车又快又准,乘车体验也很舒适。 淮安有轨电车行驶速度从35km/h逐步提升至70km/h,全程运行时间从66分钟缩短至48分钟,电车运行速度的逐步提升,市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小火车”每天开行280列次左右,运营近18小时,无论风雪交加的冰雪严冬,还是炎热难耐的酷暑盛夏,它总能如期而至。 有轨电车从主城区出发,穿越繁华街道,畅行在生态宜居新城,奔跑于文脉悠长的古城,它宛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连接城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有轨电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城区间的时空距离,让“三淮一体”联系更加紧密,市民乘坐快捷的有轨电车出行,无论是休闲购物,或旅游探亲,还是品鉴美食,都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旅程。 截至目前,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累计安全运行超1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近5400万人次,日最高客流超5.5万人次,单线客流量全国领先。无论是速度、安全,还是服务,淮安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