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都是汽车行业的晴雨表、风向标,直接反映了汽车市场最新动向和政策趋势。3月底在北京召开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燃料电池汽车的讨论声音似乎不大!4月18日上海车展中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也不多,仅有深蓝S7、宝马iX5 Hydrogen、现代N Vision 74概念车和第二代氢燃料车MIRAI等几款氢能源车展出,热度大不如去年。甚至有券商分析师私下向笔者提出“氢能汽车是真没戏了”的疑问。
2023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为啥不火了?氢云链认为,电动车与燃料电池汽车竞争点有两个,一是成本或者综合经济性,二是销售规模。2022年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在市场发展上的此消彼长,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关注度降低的主因。
1、电动车发展大幅超过预期。如图1所示,据海外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2022 年全球新能源车 (EV) 年增长55%,达1010万辆。中国继续领跑电动汽车市场发展,2022 年全球59%的电动汽车销量来自中国,预计到2023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将超过800万辆。有乐观机构甚至预测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效率有望突破1000万。
图1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变化情况(2015-2022)
城市公交的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运行韧性的直接体现。中国交通报4月17日报道,今年1至3月,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服务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亿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运量781.3万人次。 在如此高强度运营压力下,像大庙站这样的大型换乘公交站点无疑发挥着城市“毛细血管交汇处”的重要作用。市民对于公交车出行的诉求不仅是“时间准”,更希望“站点清楚”“出行方便”。为此,站台公司在设计与规划公交站时也在不断改进。 站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市路网的建设和变化,乘客人数的不断调整,我们会常态化地进行客流分析,再结合公交候车、停车的难易程度,市民热线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实时融入公交线路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