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是目前我国正在加速发展的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热值大约是石油的三倍,不仅能量密度高,而且容易获得,只要电解水就可以产生。虽然我国是产氢大国,但是在氢能的应用上,主要集中在化工领域,交通运输领域的氢能车还只是刚刚起步。如何拓展氢能的应用范围,让氢能加速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各地都在积极探索。
在缙云县的一间会议室里,来自县政府、环保、安全、能源等部门的负责人,正在为推进一个全国首创的山村氢能项目想办法。小山村里也有氢能了?为什么要县政府这么多部门共同推进?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了项目所在地——缙云县五都村。在开阔地带的这一片白色房子,就是当地供电公司新建的山村氢能站。
不仅如此,五都村原本是贫困村,通过种植茭白和养殖麻鸭逐渐致富,但同样带来了很多农牧废弃物,如何用自然循环的方式处理这些废弃物他们一直犯愁。经过缙云县政府的努力,通过引进氢能相关企业,在五都村探索建设了全国首个基于乡村场景的绿色氢能示范工程,验证氢能近零碳排放分布式综合能源供应技术。
群策群力 助山村氢能项目落地应用
通过氢气提纯以后的沼气,不仅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减少,燃烧效率也从55%提高到95%,无污染、可循环。然而,技术验证虽然已经完成,但是这样生成的生物天然气若要投入民用,全国还没有先例可循,生产出来的氢气,只能存储在缙云县五都村的储氢罐里。
为了帮助这个山村氢能项目落地应用,缙云县多个部门已经召开了多次现场会,希望通过试点应用的办法,一步步地推进。
如今,为了拓展氢能的使用方向,在厂区内投入了两台氢能叉车,同时为了验证生物天然气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在村里铺设了专用管道,将生物天然气接到了村里的食堂。
县环保、安全等部门也试图在兼顾安全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前提下寻求符合实际的可行性方案,破解氢气使用的壁垒。
山村氢能探索不停步 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记者调研了解到,今年,缙云县计划建设一个液化气加气站,方便村民使用。不仅如此,山村氢能发展的探索之路还在继续着。在不久的将来,一旦生物天然气接入村民家中,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将实现用电来自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用气来自生物天然气,真正实现“零碳”用能,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每天清晨,一列列紫色“长龙”迎着朝霞,穿梭在城市之间,伴着运河涛声,驰骋于江淮大地,演绎着淮安城市交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近8年来,淮安有轨电车引领着绿色出行新风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轨电车沿线不少乘客均对有轨电车运营表示十分满意,目前淮安有轨电车又快又准,乘车体验也很舒适。 淮安有轨电车行驶速度从35km/h逐步提升至70km/h,全程运行时间从66分钟缩短至48分钟,电车运行速度的逐步提升,市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小火车”每天开行280列次左右,运营近18小时,无论风雪交加的冰雪严冬,还是炎热难耐的酷暑盛夏,它总能如期而至。 有轨电车从主城区出发,穿越繁华街道,畅行在生态宜居新城,奔跑于文脉悠长的古城,它宛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连接城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有轨电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城区间的时空距离,让“三淮一体”联系更加紧密,市民乘坐快捷的有轨电车出行,无论是休闲购物,或旅游探亲,还是品鉴美食,都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旅程。 截至目前,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累计安全运行超1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近5400万人次,日最高客流超5.5万人次,单线客流量全国领先。无论是速度、安全,还是服务,淮安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