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大冶市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举行。该项目总投资预计52亿元,涵盖光伏发电、绿电制氢、岩穴及地下分布式储氢、管道输氢、氢能应用、氢能产业园、数字化管理平台等7大板块。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的氢能源全产业链生态,打造黄石地区首个氢能产业园,构建千亿级新型氢能产业及氢能矿用机械产业链,对推动大冶加快从传统产业向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氢云链获悉,绿电制氢环节由光谷东国投联合华能长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选择大冶工矿修复地新建三座绿电制氢工厂,运用2MWPEM纯水制氢工艺及1300Nm3/h碱性电解水制氢工艺,直流电耗小于等于4.2kwh/Nm3,电流密度大于等于0.4A/cm2。项目年制氢4500万标方,副产氧气2250万标方,氧气全部就地消纳,从而有效降低制氢成本。
日前,该项目进行了制氢工厂一期EPC项目的招标,一期工程将新建两座绿电制氢工厂,配套光伏电站总规模300MW,配套建设加氢综合站,搭建市级氢能产业智慧运管平台与城市氢能数字化治理体系,动力运输设备运用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总预算规模为1.2亿元,预计于2023年6月10日开工。
从项目规划来看,绿氢主要的消纳场景包括交通和天然气掺氢两方面。其中交通领域预计将投资11亿元,在全市矿山等重点领域推广氢能重卡、矿卡、矿用机械设备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而在燃气掺氢方面,将利用输氢管道从绿氢工厂直接输送氢气至市内几大用氢企业,在用户端进行天然气掺氢燃烧使用,目前已由大冶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开展实验性建设,达成天然气管道掺氢意向,待应用技术成熟后,大规模推广天然气掺氢应用,促进氢能规模消纳,推动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2022年,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统计公报》显示: 一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力有效。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9.84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3亿人。 二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 三是铁路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4.2万公里。 四是铁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发布铁路国家标准6项、铁路行业标准31项、铁路行业计量规程规范2项。发布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铁路联盟(UI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