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02所研制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隧道和管廊救援用小型多参数融合自适应探测平台”成果亮相全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成果展,受到广泛关注。该成果为我国首台小型化多参数融合的隧道和管廊救援机器人。
多方合作共享机遇
近年来,隧道遭遇暴雨雪崩、施工隧道涌泥涌水等事故,引发了人们对于隧道、管廊等特殊环境灾后救援的关注和深思。隧道和管廊空间结构和电磁环境复杂,在发生地震、爆炸、水淹、坍塌等事故后,开展应急侦查和人员搜救难度较大。因此,亟需部署研究在长隧道中进行灾害搜救和事故探查等任务的机器人产品。
“我所的雷达技术在这里可以发挥巨大作用。”802所下属神添公司副总经理王建介绍道,“因此,在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的指导下,我们多方寻求合作机会,想把这个产品尽快研发出来。”神添公司紧紧围绕国家部委指南研制要求,将技术模块详细分解,择优选择国内在相关领域的领军研制单位,进行了充分的需求和技术对接。于是,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岱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等多家单位参与了进来,迅速组成了一支研制队伍。
攻克难关填补空白
项目自2021年启动研制,802所充分发挥自身在复杂场景长距离毫米波雷达研制的专业优势,以及精密装备总体设计的经验,联合其他各家单位共同开展研制工作。航天电源凭借在高比能电池方面的技术优势开展了救援场景快速可拆换机构设计,岱悟智能提供了多年在微小型激光雷达对封闭环节的动态建模和障碍物目标识别技术积累,凌天智能装备参与合作开展了机器人本体的环境适应性改造、模块设计等。各单位技术优势充分互补,打造出功能强大、长时续航、感知融合的新型自适应感知机器人平台,经高度集成后,整机重量小于20公斤,供搜救人员进入前对灾害或事故风险因素全面感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员伤亡概率,可适应长隧道灾害搜救和地下管廊事故探查等任务中对环境、灾害点、待救援目标的监测要求,具备复杂灾害环境下的应急救援与综合处置能力。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