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度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公布。22条参评线路中,服务质量评价得分均在900分以上(基准分值1000分)。“进出站指引等信息清晰醒目”“工作人员态度友好、答复准确”等15项评价指标满意度较高。但在设施运行“列车运行准时、平稳、噪音低”和换乘“方便快捷”方面满意度相对较低。
去年全年路网客运量30.68亿人次
日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官网公布了“2021年度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结果”。
评价对象为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1、2、4、5、6、7、8、9、10、13、14、15、16、八通、大兴、昌平、亦庄、房山、燕房、S1、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共计22条线路。评价内容包含乘客满意度评价、服务保障能力评价及运营服务关键指标评价3个部分,基准分值1000分。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服务质量总体评价结果为1007.3分,所辖22条线路2021年服务质量评价得分均在900分以上,其中18条线路评价得分在950分以上。记者注意到,与去年发布的评价结果相比,今年的评价结果中不再向社会公示各线的排名与分值,以及各个评价项目的乘客满意度百分比。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783公里,全年路网客运量30.68亿人次,日均840.50万人次,同比2020年增长34.10%,其中工作日日均988.65万人次,同比2020年增长32.99%。2021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全路网列车服务可靠度3006.15万车公里/次,全部车站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实现130处便民用房开发利用。同时,在重要保障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完成了各项任务。
运营服务关键指标方面,通过现场核查、运营数据监测分析,实施运营服务关键指标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列车服务可靠度”“列车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自动充值售票机可靠度”“进出站闸机可靠度”“电(扶)梯可靠度”“乘客信息系统可靠度”“百万乘客有效投诉率”“有效乘客投诉回复率”8项评价指标获得满分。因受疫情影响,2021年路网各线客运量下降,客运强度恢复较慢,相应指标得分不高,其中个别郊区线路和机场线得分偏低。
列车运行准时、噪音低等满意度较低
记者了解到,2021年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由原有12项增至22项,采用网络电子问卷和现场纸质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乘客满意度评价工作。
评价结果显示,受访乘客对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运营服务的满意度总体较好,“进出站指引等信息清晰醒目”“购、检票方便快捷”“乘客信息服务设施完好、使用正常”“工作人员态度友好、答复准确”“进出站、候车、乘车等全过程感觉安全可靠”等15项评价指标满意度较高。
但在设施运行“列车运行准时、平稳、噪音低”和换乘“方便快捷”方面满意度相对较低。
记者注意到,这几项内容在2020年度的评价结果中分值也较低,根据2020年度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在列车运行准时、平稳、噪音低方面满意度相对较低,满意度在79%至94%之间。
服务保障能力方面,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服务保障能力总体较好,“乘车信息”“购票”“检票”“基础制度”“客运组织”“服务承诺”等23项指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评价结果”报告也给出一些优化提升建议,报告提出,要持续做好疫情防控。总结工作经验,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强化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测温、消毒、通风、佩戴口罩等常态化措施,加强从业人员管理,规范开展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保障城市轨道交通顺畅运行。
“评价结果”报告建议,强化运营服务提升。持续完善路网结构,推进既有线网优化提升,增设车站便民服务设施,优化车站车厢环境,研究APP等多语种服务,完善票务服务系统,优化行车和客运组织措施,提升路网服务水平。
12月26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据悉,2024年贵阳市持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生活方面,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达10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69%。 据介绍,绿色经济是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路径。绿色生产方面,贵阳市绿色工厂累计达56家、绿色工业园区累计达5个,前三季度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6.06%。 绿色消费方面,贵阳市累计创建绿色物流园区9个,全市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居换新销售额61.75亿元,占全省近50%。 绿色生活方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4%;绿色文明方面,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比例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9.4%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据统计,2024年以来,贵阳经济发展含“绿”量稳步提升,年末绿色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