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济南轨道交通2022年度‘建功地铁新时代、助力发展新动能’劳动竞赛正式启动。”5月27日上午,在济莱高铁历城站施工现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总经理王伯芝宣布2022年度劳动竞赛启动。
据悉,此次劳动竞赛从 6月1日起截止到10月31日,围绕济莱高铁全线“工程节点、单位工程验收、农民工工资管理”等5方面内容开展竞赛活动,通过竞赛严控安全红线,坚守质量底线、抓住工期主线,确保济莱高铁2022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现场,中铁十局总经理李海峰代表参建单位作表态发言。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总经理助理、交通投资公司总经理路林海宣读济莱高铁2022年度劳动竞赛实施方案。
山东省交通工会主席牟艳红,首先对轨道交通劳动竞赛作为省级示范性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平台,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各参赛单位按照劳动竞赛部署,以推动工程建设和提升科技创新力为目标,围绕济南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服务、产业拓展等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创新实干,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汇聚轨道交通力量。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总经理王伯芝在讲话中要求,各参建单位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锚定年底通车目标不动摇,以劳动竞赛为抓手,迅速掀起大干快干热潮;要紧盯单位工程验收和联调联试等节点,全力以赴“保验收”;要严守底线红线,统筹做好工程建设和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平稳有序;要强化人员、设备、资金等资源配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站房和综合配套工程,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此外,现场领导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荣获全市2021年“建功十四五 建设强省会”劳动竞赛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