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轨道交通展消息 2024年8月30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团体标准大纲审查会议,新技术促进分会作为标准的提出单位,承担了本次会议的综合服务工作。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正高李海川、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正高汪吉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工赵洪涛、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副总工张巍、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朱尔玉作为专家代表出席了本次大纲审查会议。
武汉中车智能运输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志强、高工梅琨、工程师王全虎、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正高雷青平、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长/正高陶奇、中车智能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处长/高工李勇作为编写组代表参加了会议。
审查会议现场
根据会议议程安排,由编写组介绍前期调研研究、编制思路、进度安排、人员配置、资金筹措等情况;审查组专家对编制内容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最后经过质询形成本次会议纪要并宣读本次会议纪要。
《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规范了轨道梁桥、道岔、车辆、通信、牵引供电、信号、换装系统、车辆基地、运营控制中心的施工及验收质量验收相关技术标准;适用于设计速度不超过60km/h,以高架敷设方式为主,采用旋转电机驱动和橡胶轮走行的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的新建、改建或扩建的施工及验收要求。
本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完善空轨系统标准体系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能够促进空轨系统的快速发展、重大技术突破、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物流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水平。
一是有效助推我国多式联运业务的快速发展及完善。当前多式联运已上升国家战略,成为我国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和物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标准制定对促进多式联运产业实践,加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有效助推我国高端物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本标准制定,可完善智能空轨系统标准体系,将有效促进交通运输装备技术升级,并引领我国新一代高端物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空轨系统标准体系。通过本标准制定,可为市场化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支撑,推进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和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