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11时,武汉轨道交通16号线二期工程幸福园路站全覆盖钢结构屋盖上演“空中漫步”,首榀弧形钢架从车站四号出入口上空“滑移”40米,准确就位,标志着车站站台钢结构屋盖全面进入现场安装阶段。
幸福园路车站站台钢结构屋盖弧形钢架设计数量27榀,此次首次滑移的第一组钢结构为1轴~1/3轴钢架,共计6榀,弧形钢架单榀梁跨度23米,拱高8.32米,单榀梁重6.9吨。
弧形钢架在场内分3个节段加工完成后在现场拼装成整体,其最大难点在于钢架单榀跨度大、场地受限导致吊装半径大,项目部采用220吨汽车吊全配重工况下完成本次吊装作业,同时辅以揽风绳确保钢架平稳、精准落位,采用滑移施工保证施工面积占用最小化,很好地解决了有限施工空间的工期问题。
面对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窄、高温天气影响等诸多困难,武汉地铁建设者主动作为,吊装作业前组织各部门及监理单位进行安全、质量联合验收,确保每榀钢架质量满足要求;作业中安排专人全程指导盯控,保证道路车辆正常通行和吊装作业安全,确保安全吊装就位,严格履行领导带班制度,工点负责人在现场协调指挥,严把安全质量关;吊装就位后,由测量人员全程配合弧形钢架的校正,确保钢架平面位置、垂直度满足要求。
16号线二期工程
武汉轨道交通16号线二期工程起于通航产业园区兴城大道站,沿纱帽大道接入周家河站(既有)。线路全长4.22公里,均采用高架敷设,设高架站2座。工程建成运营后,可充分完善16号线的放射线功能,进一步拉近主城区和汉南区的时空距离。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