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12日,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对集团承担的“超大断面隧道智能一体化盾构机关键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数字孪生城市四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及其在济南城区的应用”两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开展综合绩效评价。集团总经理王伯芝、总工程师李虎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会议。
2019年,集团获批两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通过联合山东大学等单位,历经3年技术攻关、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圆满完成各项预期指标,评价组给予优秀结论并通过验收。
“超大断面隧道智能一体化盾构机关键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研发了盾构机关键部件设计制造、智能控制系统、管片自动拼装机器人等系列装备。
“数字孪生城市四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及其在济南城区的应用”项目搭建了2000平方公里的全要素数字孪生城市四维模型,开发了数字孪生城市四维可视化信息系统。
下一步,集团将依托省级重大创新工程,进一步提升盾构机的智能化水平和智能搭载装备能力,加强数字孪生系统在泉水保护与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应用,为济南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提供重要装备支撑和技术支持,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新局面贡献轨道交通力量。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