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首条具有高架区间的全自动运行线路——27号线一期投入空载试运行,该线路预计将于年内投入运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该线路实现了列车的自动唤醒、自动发车、自动运行等功能。此外,还创新应用了“湿轨模式”、国内首创“自主后备运行模式”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离不开背后坚持不懈的研发团队。日前,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该团队,了解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背后的平均年龄仅28岁的“智囊团”。
17项专利为27号线保驾护航
作为一条全自动运行线路,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列车采用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的系统,可实现自动唤醒、自动发车、自动运行、自动洗车、自动回库和自动休眠等功能。全程无需人员参与,人工仅需保证车辆如时按照程序执行即可,极大节省人力投入。
同时,为了保障安全,27号线一期列车采用“电制动到零技术”,当地铁列车需要减速停车时,可以通过将电能转化为阻力让列车停下来,将有效减少闸瓦与车轮之间的磨耗,实现精准对标和节省电能,提升列车停车舒适性和对标精准度。
“针对成都天气潮湿、冬季阴冷、夏季降雨量充沛等特殊情况,我们为27号线量身定做了‘湿轨模式’,主要是为了防滑而设计的。”据成都交控副总经理奚佳毅介绍,相较于传统技术,该模式更加智能,可根据天气,实现列车加速、减速、平稳可控,不至于因过度加速、减速而出现列车打滑。
同时,线路应用轨道智能巡检系统,运用图像测量与激光三维测量技术,实现对轨道视觉数据快速采集及对轨道部件常见可视化病害自动检测,为轨道养护提供客观依据,为行车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27号线一期列车外部还安装了走行部在线监测系统、弓网在线检测装置、蓄电池监测装置、大电流监测等在线监测装置,相当于配备了多双“慧眼”,全方位、动态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此外,27号线还创新应用“全电子联锁技术”、国内首创“自主后备运行模式”,全面提高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进一步填补行业空白,目前已取得17项专利。
平均年龄28岁
川内高校提供人才支撑
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的“大脑”由成都交控轨道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研制。
2021年,该团队正式在成都成立,从事行业领先的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起初我们只有100多人,为了满足成都轨道线网发展需求,也为了团队发展,成立后的3年内,又陆续招引100余人,目前整个团队达250余人。”据奚佳毅透露,得益于成都众多高校带来的人才支持,3年内招引的多数成员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目前核心团队222人,核心团队成员平均年龄28岁,核心团队成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8%,可谓是精兵强将。
仅针对27号线,该团队便投入50余人开展研发。目前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正在利用真实轨道区间和车载设备模拟现场进行充分测试。
记者在该团队研发基地看到,除了负责成都地铁27号线系统研发,太原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9号线、已开通的轨道交通资阳线、未开通的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都有该团队的身影。目前,该团队的技术产品已走向除成都以外的太原、北京、东莞、济南、天津、深圳、苏州等8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据了解,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北起新都区石佛站,西至青羊区蜀鑫路站,是成都第二条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线路,也是成都地铁首条具有高架区间的全自动运行线路,全长约24.86千米,设车站23座,其中6座为高架站,17座为地下站。建成后,将加强成都北部区域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提升成都市快速轨道交通出行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沿线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条件。
“除了这条线路采用我们自主研发的基于感知的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FAO)外,13号线也将应用这一系统。”奚佳毅说,成都地铁13号线配备ITE主动感知系统的高速市域FAO线路、ABL模式后备方案、信号系统控制为主的过分相方案,目前正在开展异地试车线动车调试。此外,基于感知的车车通信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将在成都地铁30号线应用。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