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车站站台门作为将轨道交通站台与列车运行区域隔开的安全设备,具备障碍物探测功能,避免列车运行对乘客造成伤害。然而,传统的站台门管理方式仍有较大的可提升空间,比如,在多个站点同时开展供电倒闸作业后设备状态确认等相关检查时,门梯专业人员逐站进行人工确认的方式效率受限,难以让工作人员及时、全面、准确掌握设备状态。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站台门管理性能,台州畅行轨道机自中心(以下简称“机自中心”)探索研发了站台门远程智能巡检系统,为保障乘客安全进出列车、站台升级加码。
功能革新 解锁站台门远程监控新功能
台州S1线全长约52公里,共设有15个车站、720扇站台门,其中,480扇站台门已经投入使用。机自中心紧跟智慧运维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全面调研国内地铁行业站台门远程智能巡检的情况和解决方式,以降低人力、时间成本,实现远程施工配合为目标,创新了站台门远程智能巡检系统。
技改后的系统不仅具备强大的本地监控能力,更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控与操控,它以专用网络构建数据传输通道,提供了高度的安全性,确保了数据传输的稳定、安全运行。该系统通过单站连接、多站交互、远程监控等方式,实现了“一对多”的远程监视功能。巡检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直接了解站台门的运行、故障和报警情况,有效监控和管理站台门状态,并迅速应对、解决问题,实现对所有车站站台门的远程巡检与设备状态确认。这一功能的实现,大幅提升了巡检效率,缩短了响应时间,确保在供电倒闸等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掌握全局,保障站台门的安全可靠运行。
智能运维 挖掘站台门管理新潜能
在机自中心创新远程智能巡检系统后,台州S1线站台门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远程智能巡检系统可实现远程施工配合,帮助工班人员“足不出户”,在工作站远程监视局域网内各站点的站台门状态信息。这一改变让原来3小时的工作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时间利用率提升97.2%,大大提高了设备状态确认效率,保障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如此,借助该系统,工班人员可在故障发生时第一时间通过工作站电脑查询对应站点的后台信息,查看故障点位,有针对性地携带相应备件赶往现场,降低故障修复时间,故障处置效率提高50%。
接下来,台州S1线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探索站台门远程智能巡检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发展,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