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的地铁建设“进度条”刷新,2号线西延段工程完成一项关键节点。记者从青岛地铁集团获悉,地铁2号线西延段最长区间隧道——轮渡站至小港站区间(简称轮~小区间)右线顺利贯通,这也是全线首个TBM贯通区间,为早日实现全线贯通打下坚实基础。今天,记者现场探访该区间发现,目前建设者正战高温斗酷暑,加紧进行左线TBM施工,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2号线西延段全长3.84公里,穿越市南区、市北区,沿着四川路、莘县路、新冠高架路西侧向北敷设,设轮渡站、小港站和国际邮轮港站,接入泰山路站。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3个TMB区间,分别是轮~小区间(轮渡站、小港站)、小~国区间(小港站、国际邮轮港站)、国~泰区间(国际邮轮港站、泰山路站),双线全长5662米,区间埋深25~40米。中铁三局项目经理赵明春介绍,区间需下穿7处破碎带,临海段最近7米,同时还面临侧穿高架桥、下穿胶济铁路等风险,工程建设需应对多重技术攻关、破解层层风险压力。参建各方科学策划、精心管理,克服了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丰富、场地受限等困难,采用电瓶车半列编组掘进情况下连续5个月取得月均开挖270米以上、单月最高295米的成绩。经过7个月的艰苦鏖战,轮~小区间右线TBM在7月30日顺利贯通,实现了2号线西延段阶段性建设任务目标。入夏以来,项目部安排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值守现场,安排工人进行倒班作业,随时提醒工人安全规范作业并在高温时间及时停止施工人员作业,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和高温作业频率;夜间实行领导带班巡查,保证夜间施工安全进行。
2号线西延段轮渡站至小港站区间隧道深度达40米。入伏以来,青岛气温攀升,今天的室外温度达到了31℃,地下作业的工人们衣服很快湿透。在潮湿的地下,中铁三局TBM掘进施工班组长鲁智丰带领工人们进行TBM掘进作业,“在确保安全可控的情况下,我们严抓质量管理,从TBM掘进施工到管片的拼装等每个施工环节,均从严要求。另外,分白班和夜班两个作业班组进行循环不间断施工,以保证施工进度。”
在2号线西延段轮渡站,五六名中铁四局工人顶着烈日紧锣密鼓地焊接钢筋。“焊接质量是把牢安全的第一关。作为施工生产一线施工人员,我要为青岛地铁焊好每一根钢筋。”轮渡站主体结构班组电焊工姚成义一手扶钢筋,一手拿焊枪,对准焊接的部位不停地“滋滋,滋滋”。他时而弯腰、时而蹲着,一丝不苟地焊接着每个部位,脸上的汗不住地往下淌。记者了解到,焊接时,作业点的温度极高,电弧中心温度可达1000度以上。为了防止火星溅到脸上和手臂上,工人们都是“全副武装”,头上戴着电焊帽,戴着专用绝缘手套的手里拿着电焊面罩,身上穿着电焊专用的防护工作服和绝缘鞋。
目前,2号线西延段工程正在加快推进。青岛地铁第一建设分公司三级总监刘卫景介绍,国际邮轮港站主体结构已全部施工完成,正在进行附属结构施工;小港站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成,目前进行附属风井及出入口开挖施工;轮渡站主体开挖支护已完成,主体结构完成占比90.1%。该线路计划2024年底完工,开通后将极大方便西部城区金茂湾、晓港名城等小区居民出行,更好地支撑国际邮轮港区开发建设。
1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7月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统计指标。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公路客运量34184万人,同比下降25.3%;公路旅客周转量251.5亿人公里,同比下降28.9%;公路货运量327390万吨,同比下降3.8%;公路货物周转量5957.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7%。 7月,水路客运量1701万人,同比下降12.5%;水路旅客周转量3.4亿人公里,同比下降18.5%;水路货运量73899万吨,同比增长7.2%;水路货物周转量9918.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0%。 7月,全国港口旅客吞吐量428万人,同比下降18.6%;货物吞吐量134002万吨,同比增长5.7%;集装箱吞吐量2636万TEU,同比增长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