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唐、京滨两条高铁距离开通越来越近了!记者昨日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联调联试工作已经顺利结束,两条高铁正式转入运行试验阶段。联调联试期间,铁路部门组织开行试验列车2462列次,累计完成检测里程349280公里。按照计划,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年内开通运营。
试验过程中,铁路部门采用单组动车组列车逐级提速试验、信号系统试验、兼容性试验,以及双组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保障不同车型线路上的平稳运行。通过使用CRH2E、CRH5A、CR400BF-G等5种车型进行试验,确保了联调联试各项试验的可行性、科学性、准确性。
转入运行试验阶段后,铁路部门将开展运行图参数测试、故障模拟、应急演练、按图行车等试验。负责动车组驾驶任务的唐山机务段副段长赵建军介绍,动车组司机可按正式运营标准对标停车,模拟正式开通运行情境,检验在设备故障、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条件下的应急处理能力,为正式开通运营提供技术依据。
目前,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开通初期投入使用的大厂站、宝坻站、唐山西站、北辰站等7座新建高铁站的主体施工和站房装修已完成,正在有序开展各项验收工作。同时,各新建站积极做好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站内的检票闸机、显示屏、候车座椅等客运服务设备设施也逐步安装到位。
京唐城际铁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终至河北省唐山市既有唐山站,途经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宝坻区、河北省唐山市,线路全长约148.7公里。开通初期,由北京站始发终到。
京滨城际铁路起自宝坻站,新建线路向南经天津宝坻区、武清区、北辰区、东丽区、滨海新区,引入既有滨海西站。正线线路全长约9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宝坻南至北辰段基础设施预留时速350公里提速条件,初期开通宝坻至北辰段。
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结构,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新闻
京滨城际南段开工建设
昨天,作为京津冀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城际铁路北辰(不含)至滨海新区段(简称南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新建天津机场站将与多条规划地铁线、天津机场3座航站楼等形成区域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京滨城际铁路,是京津冀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北起京唐城际铁路宝坻站,经天津市宝坻区、武清区、北辰区、东丽区、滨海新区,接入津秦高铁滨海西站。北段工程(宝坻至北辰段)已进入运行试验阶段,计划年内开通运营;南段工程正线全长40.41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建设工期4年。
京滨城际铁路南段工程设天津机场站、滨海西站共两座车站,其中滨海西站为改扩建车站,天津机场站为新建车站,建成后将与多条规划地铁线、天津机场3座航站楼等形成区域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可以有效推动空铁联乘联运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换乘。
京滨城际铁路北连京唐城际铁路和规划建设的津承城际,西接规划天津西联络线,南接津潍高铁、环渤海城际铁路,是京沪高铁二通道的辅助通道,路网地位十分重要。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