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随着“新越号”盾构机刀盘的缓缓转动,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南京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穿越夹江段项目盾构机顺利始发,标志该工程正式转入盾构掘进阶段。
南京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工程始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市民广场西侧,穿越夹江后进入滨江公园,终于江南工作井,与现状污水通道连通。该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直径污水过江盾构隧道,工程线路全长755.6米,其中盾构隧道长度693米,管片外径8.8米,采用开挖直径9.15米的“新越号”盾构机掘进。
隧道沿线主要穿越夹江两岸大堤、夹江、既有桥台、各类管线,风险因素多、影响大,受始发井结构尺寸限制,盾构机采用分体始发,施工难度大、风险高。
为提升隧道施工质量,降低后期运营风险,该工程采用多种国内新型技术。管片创新采用新型承插式连接件连接,安装方便、快捷,显著提升成型隧道结构受力、防水性能和外观质量,其优点特性及应用前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新型双液注浆工艺进行管片同步注浆,利用双液浆凝固速率快、固结强度高等特性减小管片上浮和错台,提升隧道成型质量;同时,管片采用双道密封防水,双重保障,可更有效提高管片防水质量。
为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部成立党员创新工作室,集结项目科研力量,以“新型承插式管片预制工艺” “同步双液注浆”“推进智能化施工”等新型技术为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将施工风险控制在盾构始发前,为工程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据悉,该工程建成后,可将南京主城内每天约40万立方米的污水直接输送至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将提升过江通道疏水经济性和现状主通道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惠及内秦淮河流域、外秦淮河双桥门至三汊河截留系统以及河西新城区174万居民。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15日(春运第9天,农历腊月二十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114.1万人次,环比下降2.7%,比2019年同期下降46.8%,比2022年同期增长47.2%。其中: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1.1万人次,环比下降1.0%,比2019年同期下降17.8%,比2022年同期增长32.1%。 >> 公路发送旅客3134万人次,环比下降3.1%,比2019年同期下降51.7%,比2022年同期增长53.8%。 >> 水路发送旅客35.6万人次,环比下降9.1%,比2019年同期下降69.2%,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 民航发送旅客133.4万人次,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下降23.9%,比2022年同期增长38.4%。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139.6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655.8万辆次,环比增长0.9%,比2019年同期增长6.4%,比2022年同期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