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建设迎来新的进展。被誉为“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的重庆长江隧道盾构组装洞完成上部结构施工,为隧道后期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庆长江隧道项目是全国最长水下高铁隧道,被誉为“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该项目位于重庆南岸区、渝中区境内,全长约11.9公里,是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整体凸显穿城、穿江、穿山的复杂特点。
为满足施工及运营要求,隧道在长江北岸设1号斜井、2号斜井,在长江南岸设3号斜井和4号斜井。全隧采用“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组合施工。由于隧道下穿长江岩层厚度较小,隧道顶距离长江底约14.5米,隧道结构及防水运营期承受约0.85兆帕水压。因此隧道摒弃了钻爆法施工,采用盾构推进的方式,避免因钻爆出现江水倒进隧道的风险。盾构段全长3810米,盾构隧道管片外径12.2米,这也是国内首次采用洞内组装的大直径盾构。随着盾构组装洞完成上部结构施工,标志着隧道建设迎来重大节点。
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规划厦渝高铁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重庆站引出,引入既有黔江站,全线设重庆站、重庆东、巴南、南川北、水江北、武隆南、彭水南、黔江等8座车站,正线全长约265公里,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项目在重庆站与已通车的成渝高铁贯通形成厦长渝蓉高铁通道。重庆铁路投资集团将按照计划工期稳步推进建设进度,确保完成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2025年6月建成通车目标。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15日(春运第9天,农历腊月二十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114.1万人次,环比下降2.7%,比2019年同期下降46.8%,比2022年同期增长47.2%。其中: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1.1万人次,环比下降1.0%,比2019年同期下降17.8%,比2022年同期增长32.1%。 >> 公路发送旅客3134万人次,环比下降3.1%,比2019年同期下降51.7%,比2022年同期增长53.8%。 >> 水路发送旅客35.6万人次,环比下降9.1%,比2019年同期下降69.2%,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 民航发送旅客133.4万人次,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下降23.9%,比2022年同期增长38.4%。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139.6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655.8万辆次,环比增长0.9%,比2019年同期增长6.4%,比2022年同期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