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湖南轨道技术应用中心牵头的《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经专家组评议,该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在车辆、悬浮、牵引、供电等方面均有较大成果和应用,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于2016年7月正式启动,由湖南轨道技术应用中心牵头联合国内20余家顶尖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以采用“现有中低速磁浮直接提速”的技术路线,研发出用于商业运营线路最高时速160公里中速磁浮交通系统为总体目标,在车辆、悬浮等方面开展集智攻关。历经4年潜心研究,突破新型无缝供电轨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2020年4月28日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在长沙磁浮快线跑出160.7公里/小时的速度,标志着技术攻关取得重大成功,同时形成了1项标准、2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4项)、13篇成果性论文,相关技术成果在凤凰文旅项目、长沙磁浮快线提速、长沙磁浮快线东延线等项目推广应用。
《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的顺利结题,为湖南轨道技术应用中心未来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驱动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湖南轨道技术应用中心将继续完善技术体系,加快相关标准建设,助力轨道技术进步和轨道产业高质量发展。
12月26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据悉,2024年贵阳市持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生活方面,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达10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69%。 据介绍,绿色经济是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路径。绿色生产方面,贵阳市绿色工厂累计达56家、绿色工业园区累计达5个,前三季度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6.06%。 绿色消费方面,贵阳市累计创建绿色物流园区9个,全市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居换新销售额61.75亿元,占全省近50%。 绿色生活方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4%;绿色文明方面,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比例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9.4%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据统计,2024年以来,贵阳经济发展含“绿”量稳步提升,年末绿色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