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城南到水西站的广州七号线二期,已经开始进行机电安装,全线进入冲刺阶段。今年,广州地铁力争建成开通七号线二期、五号线东延段两条新线。
建设进度超九成
助力广州“东进”
据广州地铁集团介绍,广州地铁七号线一期(广州南站至大学城南站)于2016年底开通,并于2022年从广州南西延至顺德,二期则从大学城南站向东北方向,延长至位于黄埔区的水西北站,将于今年底开通。
七号线二期是实施广州“东进”空间发展战略的交通骨干,所有站点均位于黄埔区内,由南向北串联长洲岛、黄埔中心区及广州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推动黄埔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通过与既有线网的衔接,为黄埔区与周边区域的实现产业链条对接、服务功能互补、发展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支撑。
该段全长约21.9公里,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设深井、长洲等1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8座,分别为:深井(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长洲(8号线东延段)、裕丰围(13号线)、大沙东(5号线)、姬堂(规划19号线)、加庄(规划23号线)、萝岗(6号线)、水西(21号线)。
全线采用与七号线一期一致的B型车编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截至目前,七号线二期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7%;11座车站已全部封顶并进行机电施工;11个区间及出入段线均已双线贯通,长轨敷设已完成。姬堂停车场进行土建和机电施工。
直击深井站
科技感满满
深井站为七号线二期第二个车站,西接大学城南站,东联长洲站。该站位于金洲南路下方,大致呈东西走向,未来与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大学城东站换乘。
深井站是该线最大的一个车站,全长495米,标准段宽度为22.5米,基坑开挖深度为17.81米,站台长度60米,为地下二层无“柱”车站,设有存车线。
七号线二期车站风格沿用既有七号线一期的设计风格,整体以蓝色为主题色,从墙面玻璃到天花采用蓝色渐变色,浑然一体。
车站设置高区无天花,注重提升乘客的空间感和舒适度,体现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在顶面喷蓝,中间点缀白色的铝板天花,蓝白设计满满的科技感。
该线所有车站出入口均设有上下行扶梯,至少一个出入口配置垂直电梯,长距离换乘通道设置自动人行道,自动扶梯配备健康智能诊断功能。
接下来,广州地铁将继续做好施工统筹,持续高效、有序推进七号线二期工程机电装修与调试、验收相关工作,确保线路如期顺利开通。
还有好消息:
这些交通项目有新进展
近日,据广铁集团介绍,目前广铁正高质量加快铁路建设,大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按照工程进度广铁将全力确保“2线1站”年内具备开通条件.
分别是:广汕高铁、珠机城际铁路横琴至机场段、广州白云站
亚洲最大铁路综合枢纽之一
即将竣工!
广州白云站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南部,向南距广州站约5公里,向北距广州白云机场约20公里;以“云山珠水,木棉花开”为设计理念,站房外观呈现广州市花木棉花的造型;总建筑面积约45.3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1台24线,预计年发送旅客量3400万人次。
整座枢纽建设遵循“站城融合”的发展理念,车站与周边城市配套设施一体规划设计,未来将连接6条地铁,接驳出租、公交、长途等市区公共交通,真正构建富有活力且高效运行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走近广州白云站施工现场,可以看到一榀榀钢结构悬挑出花瓣的曲线,勾勒出“木棉花开”的外观,展示建筑结构的几何美。
站房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表示,今年是该项目最后一年工期,基本完成了主体结构施工任务。接下来施工人员还要完成钢结构拼装、站房整体装饰装修工作。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在建项目均有序推进:
贵广铁路提质改造工程预计今年8月完工;
广州至湛江高铁(时速350km)预计2025年具备开通条件;
深圳至江门高铁全线(时速250km)预计2028年具备开通条件;
深圳至深汕合作区高铁全线(时速350km)预计2027年具备开通条件。
今年广铁力争开工5个项目,分别是:
珠海至肇庆高铁高明至肇庆东段及珠海至江门段
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时速200km)
广州东站改造
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时速200km)
深圳光明城至西丽铁路(时速350km)
“新塘站”挂牌亮相!
广汕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
近日,崭新的“新塘站”挂牌亮相。目前新塘站施工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广汕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
由中铁四局承建的新塘站是广(州)汕(尾)铁路7个新建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站,是广州铁路枢纽“五主三辅”中的东区枢纽中心。
项目设计融入增城特色元素,站房内部——四望岗上摘挂绿,白水仙境迎客来;站房外观——龙舟踏浪,百舸争流,创意十足,饱含增城文化元素。
线路开通运营后,广州到汕尾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将由目前的2小时压缩到40分钟左右,对助推粤东地区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深汕特别合作区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广州“1小时生活圈”,加快建设滨海新区、产业新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新塘站北场、南场主体结构和钢结构施工已完成,计划于5月5日进入转场施工。
未来几年内,随着各条铁路干线和城际轨道相继建成通车,一方面将改写大湾区人们的出行版图,形成“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实现每年旅游、商务和购物1亿多人次客流的互利共享。
另一方面将使各城市间的商品、资本、劳动力以及生产要素流动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增强城市商圈的辐射半径,促进各城市错位发展,形成各有特色、优势互补的一体化产业体系,进而迅速实现大湾区城市群经济均衡发展,打造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2022年,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统计公报》显示: 一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力有效。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9.84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3亿人。 二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 三是铁路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4.2万公里。 四是铁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发布铁路国家标准6项、铁路行业标准31项、铁路行业计量规程规范2项。发布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铁路联盟(UI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