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武汉地铁12号线汪家墩站深达30米的清障井顺利封底,标志着该线又安全顺利地突破了一个一级风险,为盾构机下穿既有线路扫除了最大障碍。
武汉地铁业主代表尹远介绍,盾构机从秦园路站向汪家墩站掘进,需要穿越既有线,由于该处原有围护结构施工很早,未预留穿越运营车站的条件,需要通过清障井破除地连墙。汪家墩站清障井位于长江一级阶地,基坑深度范围内含高承压水。基坑开挖面积仅52平方米,沿基坑深度方向设置8道支撑,分9层土开挖,每层开挖的净高约为3米,人员、物资、设备施工组织极度困难,且工程处于一环线徐东高架桥下方,净空仅7.7米,基坑紧临既有线汪家墩站及高架桥墩身,施工难度大、要求高,尹远说:“施工全过程堪比‘螺蛳壳里做道场’。”
在施工前,武汉地铁会同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项目部,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辨识分析,针对性地制定施工方案,决定采用门吊和微挖施工,并对地连墙接缝处提前采取坑外注浆及所有地墙接缝处预埋注浆管的方式,确保施工过程中不渗不漏。为了实时掌握开挖全过程对高架桥桥墩、基坑主体和既有线路的影响,他们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加强过程中数据采集和分析,确保过程中动态控制风险。同时,成立应急小分队,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演练,确保风险可控。
从开挖到清障井封底,历时82天。截至清障井开挖结束,全过程监测数据均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未对既有线路运营产生影响。此次清障井顺利封底,为后续清障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和施工经验。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刘奇表示,接下来,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项目部将紧盯工程施工时间节点,加快工程进度,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
记者从轨道交通集团获悉,截至5月27日,天津地铁全网安全运营7000天,累计安全运送乘客41.7亿人次,列车正点率、运行图兑现率均达到99.99%。 7000天里,天津轨道交通秉承“慎、严、细、实,零缺陷”的安全理念,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夯实运营安全体系。一是全面开展三级运营管理模式和双控体系建设,完善大客流踩踏、列车脱轨相撞、保护区结构坍塌、淹水倒灌、火灾5项重大风险管控,梳理6000余项不同等级风险,均制定有效管控措施。二是建立三级应急协调处置体系,形成“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高效信息传递机制,实现预警信息、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和处置。三是建立“1+4+N”多专业智慧运维体系,通过1个智慧运维中心、4大应用专业、N项智能检测监测设备,实现设备状态数字化、管理决策智能化,提升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四是在全网各车站、段场、变电所、过渡段、风井等1400余个重要点位,储备水泵、沙袋、防淹挡板、彩条布等防汛物资24000余件,配备抢险车80余辆,应急抢险队员2100余人。 7000天里,天津轨道交通秉承“快捷无忧,贴心一路”的服务理念,将有温度的服务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一是持续优化票务政策,坚持让惠于民。先后发行学生优惠票、老人优惠票、“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