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位于昆山市高新区的110千伏白马泾变电站成功送电,标志着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电力配套工程全部竣工,这条从苏州市中心直通上海市中心的跨省地铁线实现“满格”供电。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示范工程,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是江苏首条与上海跨省际连接的轨道交通,线路全长41.25公里,设站28座,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东到昆山,在花桥站与上海11号线无缝换乘,将更好衔接苏州市区、昆山和上海三地,为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协同发展带来新活力。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能源,2022年2月起,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启动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电力配套工程建设。该工程包括昆嘉路变电站和白马泾变电站2座新建110千伏用户专用变电站及4条110千伏配套输电线路,总供电容量为126兆伏安。其中,110千伏昆嘉路变电站已于2022年10月投运。
此次投运的白马泾变电站是昆山第51座110千伏的用户专用变电站,该站作为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的两大专用电源之一,新建有2台31.5兆伏安的主变压器和2条110千伏双电源进线。“变电站就如同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心脏’,是运营的动力源泉。”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洪云泽说。变电站的电能降压后,通过电缆输送到各个车站和区间,为电客车运行、地铁通风照明、通信信号等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支撑。
“白马泾变在为轨交11号线载客试运营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昆山地区电网结构,满足地铁沿线远期负荷增长的需求。”洪云泽说。
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电力配套工程共新建110千伏输电线路19公里,线路跨京沪铁路、丹昆特大桥、娄江各2次,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积极组织43名施工人员,倒排工期、连续作业,同时加大资源投入,创新管理手段,历时15个月顺利完成了所有工程建设,有力保障了轨道交通项目的有序推进。
目前,苏州轨交11号线试运行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今年年中载客试运营。“届时,苏州人可以从家门口坐着地铁直达上海迪士尼,上海的朋友也可以来昆山听昆曲游古镇、赏美景、品尝美食。”苏州轨道交通市域一号线有限公司现场业主代表葛玉磊说。
记者从轨道交通集团获悉,截至5月27日,天津地铁全网安全运营7000天,累计安全运送乘客41.7亿人次,列车正点率、运行图兑现率均达到99.99%。 7000天里,天津轨道交通秉承“慎、严、细、实,零缺陷”的安全理念,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夯实运营安全体系。一是全面开展三级运营管理模式和双控体系建设,完善大客流踩踏、列车脱轨相撞、保护区结构坍塌、淹水倒灌、火灾5项重大风险管控,梳理6000余项不同等级风险,均制定有效管控措施。二是建立三级应急协调处置体系,形成“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高效信息传递机制,实现预警信息、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和处置。三是建立“1+4+N”多专业智慧运维体系,通过1个智慧运维中心、4大应用专业、N项智能检测监测设备,实现设备状态数字化、管理决策智能化,提升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四是在全网各车站、段场、变电所、过渡段、风井等1400余个重要点位,储备水泵、沙袋、防淹挡板、彩条布等防汛物资24000余件,配备抢险车80余辆,应急抢险队员2100余人。 7000天里,天津轨道交通秉承“快捷无忧,贴心一路”的服务理念,将有温度的服务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一是持续优化票务政策,坚持让惠于民。先后发行学生优惠票、老人优惠票、“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