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公告,即日起至8月30日前,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有关《武汉市轨道车站命名规则(草案)》(以下简称《规则》)的相关建议与意见。
据介绍,《规则》由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会同武汉市地铁集团研究起草,拟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发布实施。
《规则》规定,轨道交通车站命名应符合地理方位,并简明易记、方便使用。车站名称由通名和专名两部分组成,通名为“站”,体现交通功能;专名以派生法命名,应体现地理方位指示性,并尽可能反映车站所在片区的历史人文和经济发展特征,一般由片区地名、周边标志性公共场所(机构)名称、道路名称派生。同时,《规则》还对车站命名禁止性、限制性进行了规定,即禁止违反国家、省、市地名管理法规的相关规定;禁止使用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及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名称;一般禁止使用住宅楼盘、企业及商业性场所(机构)的名称。根据《规则》,武汉轨道交通车站的命名应初拟站名、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专家论证、拟定站名及申报、组织听证、批准及实施等程序。轨道交通车站的命名后应保持稳定,原则上不得更改。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武汉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11条,运营里程达到460.58公里,车站总数291座,日均客运量360万人次(2023年),在公共交通客运量的占比超过65%。车站站名是宝贵的城市公共资源,潜藏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声誉等多方面的价值。政府部门、车站所在片区的各类组织机构、市民、专家等从不同的站位和角度对车站命名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因此,需要制定规则,明确命名原则、方法和程序,弥合不同意见,形成社会共识。此外,武汉市还有13条轨道交通线路正在规划建设中,还有大量的车站待命名。制定命名规则,也有利于规范提升未来车站的命名水平,可以更好地展现武汉市城市风貌。
武汉地铁集团相关人士介绍,车站更名不仅涉及站内外标志标识和列车内语音播报的更改,还涉及与其相匹配的列车各种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信号系统的调整。信号系统调整技术要求高,直接关系运营安全。当前,一座车站更名的直接经济成本约在三百万元。因此,需要制定规则,进一步明确站名使用管理的规范性、稳定性。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