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城气温持续走高,合肥地铁也开启了“度夏”降温模式。6月6日,合肥市轨道集团发布消息,合肥地铁1、2、3号线列车继续采用分区控温,4、5号线将视客流情况开启。
考虑到不同乘客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合肥地铁1、2、3号线列车今年将继续采用分区控温——同一列车的第一、二、三节车厢采用强冷,第四、五、六车厢采用弱冷。“强冷和弱冷之间有2°C的温度差,让怕热的和怕冷的乘客都有适合自己的去处。”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乘客进入候车站台时,可以根据站台门外张贴的引导指示,快速找到合适自己的车厢。“合肥地铁4、5号线通风空调系统投入了创新技术——采用磁悬浮冷水机组,制冷效果比其余3条线路要更好,也更节能。将视客流量开启‘同车不同温’模式。”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