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历时1073天的奋战,中铁北京工程局承建的中兰铁路香山隧道4#斜井大里程至5#斜井小里程5000米实现洞通,标志着中兰铁路香山隧道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参建人员严格按照“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采取台阶法施工。为确保隧道顺利贯通,掌子面每进尺100米,项目部要进行百米导线复测;每施工300米,测量人员进行洞内外导线联测,全力推进工程建设任务。“此段地处香山最深处,物资运输不便,干旱缺水,也是全部正洞施工中最长的一段,施工难度较大。”中铁北京工程局中兰项目负责人李军说。面对地质情况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因素,项目部提前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采用地质雷达、TSP、红外探水等探测手段,实时准确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质状态,并在施工中加强洞内监控量测及沉降观测,严格按照技术方案施工,确保安全质量可控。
截至目前,香山隧道全线已完成掘进17708.9米,占总长度的99.7%,剩余一个贯通面54.4米正在施工;仰拱完成98%、二衬完成96%、水沟电缆槽完成91%;无砟轨道完成6867.8米,占总工程量的41%。
中兰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京呼银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打通我国西北地区连接华北、东北地区缺少快速客运通道的瓶颈,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届时,中卫至兰州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5个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左右。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