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试点名单出炉后,多地“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加速启动招标、审批,这一站上风口的新赛道正快速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7月22日,广州北部湾区(花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获花都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财联社记者从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获悉,该项目所在地为广州市花都区全域,总投资11.95亿元,建设单位为广州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起止年限为2024年9月1日至2026年12月1日、
项目规模及内容显示,花都区全域将建设约110条道路400个节点(RSU、MEC、雷达等)路测设备;建设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投运200台自动驾驶车辆,改造(含公交、客货等)约2000辆OBU后装应用;建设城市级车路协同云控平台、一体化工具库;400个有线节点+5G网,超融合计算、存储等200套,仿真测试系统1套;建设数据交易平台和资产评估模型1套。
三天前的7月19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08(至)09月政府采购意向》在青岛市政府采购网公布,其中包括“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第三方机构服务项目”,预算金额300万元,预计采购时间为2024年9月。
采购需求概况显示,第三方机构服务项目包括:推动青岛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联席工作小组要求完成青岛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日常监管工作,完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课题研究,协助申报“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完成青岛市智能网联产业顶层设计规划。提供青岛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监管平台服务,保障监管平台的正常运行,提供对车辆运行的实时监测,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原因分析等工作。
7月3日,工信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包括北京、上海、重庆、鄂尔多斯、沈阳,及杭州-桐乡-德清、海口-三亚-琼海等20个城市及联合体入选,覆盖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值得关注的是,该名单中包括山东济南,但不含青岛。
广州花都区项目获批同日,深城交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建设的深圳坪山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现已基本完成验收交付,后续继续参与测试场运营等业务,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坪山全域路口智能网联改造等工作。此外,深圳市坪山区、福建省漳州市、吉林省长春市等亦于近期相继公布了各自“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最新进展。
“车路云一体化”试点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各地持续多年的前期筹备、前置建设密切相关。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已有636条、1,117公里道路成为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其中包括41公里的大流量高动态、高复杂的高快速路。“到目前为止,上海国际汽车城区域内已经完成230.6公里道路智慧化改造,涵盖了287个路口,可实现对路口全时空全要素数字化管理。”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红表示。
产业链层面,中富通7月22日公告,公司与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于7月22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愿意共同探索基于车、路、网、云图等高效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在智慧园区旅游景区等多场景应用,探索产业数字化大背景下的“物联网+数字化+智能化”的合作场景及项目落地。
截至发稿,板块方面,由财联社联合国联证券推出的车路云指数当日盘中涨逾1.6%;个股方面,金溢科技、启明信息等涨停。
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市场表现亮眼。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上半年出口2082辆,同比增长45%,以市场份额27.29%的亮眼成绩继续稳居行业第一,充分彰显其在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强劲增长动能。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技术创新是比亚迪持续领跑的核心引擎。其纯电动客车搭载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高效电驱系统及智能化技术,在核心的安全性能、续航里程、能源效率等关键指标上均树立了行业标杆,赢得海外客户高度认可,成为其开拓全球市场的坚实后盾。 作为比亚迪电动大巴最早深耕的海外市场,欧洲区域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亮眼,已在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多国成功交付共超千台。目前,欧洲市场获电动大巴订单累计超6700台,足迹遍布26国160余城,累计里程5.9亿公里,相当于减少碳排放63万吨。今年6月,比亚迪在2025德国 UITP全球公交峰会上,全新电动大巴B13.b完成在国际舞台的首次亮相,以应对欧洲长途城际线路需求。比亚迪客车陆续交付至亚太、拉美等多个地区,覆盖公交、通勤、机场接驳等多场景需求,以卓越的产品性能与零排放解决方案为全球绿色交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2025年6月底,比亚迪商用车在全球累计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