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已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据北京市气象台预计,24日午后到25日,北京将迎来一场全市范围的暴雨。北京市交通部门全力备战此次暴雨,做好防汛准备、隐患排查、看护值守、应急抢险等各项工作,全力保障首都交通“生命线”平安度汛。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北京市交通部门已完善防汛应急预案,优化应急联动机制,组建交通防汛抢险救援保障队伍,编制下凹桥“一桥一预案”、轨道重点站“一站一预案”和重要设施、建设项目防汛预案,绘制极端天气公路应急力量“布控图”和防汛“风险地图”,整合接入城市路网、郊区公路、公交地铁等20余万路视频及气象部门自动站监测数据,提升监测感知能力。
公共交通严阵以待,视客流和雨情增加高峰运力。地铁方面,提前排查清理沿线易倒伏物体,全覆盖封堵地下空间渗漏点位,及时补充地铁站口防汛沙袋和挡水板,盯紧站口、洞口,防止雨水倒灌情况发生,重点地铁站与排水集团建立联动机制,实现排水联动支援。降雨期间,地面、高架区段停止自动驾驶模式,改为人工驾驶模式运行,提示驾驶员做好露天区段瞭望,确保运营安全。早晚高峰期间,地铁线路将根据客流变化适时延长高峰运力投放时间,做好市民雨天出行保障工作。
地面公交和道路客货运输方面,严格督促一线驾驶员落实行车安全管理措施,严格遵守行车安全规范,加强观察,注意减速避让。地面公交早晚高峰根据客流量灵活调整运力,随时做好场站周边及地铁大客流车站的运力支援工作。
公路方面,强化沿线地质灾害安全防范。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巡查力度,防止交通设施受损或风倒路树影响道路通行安全。加强在施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做好临边防护、围挡加固、工棚加固,坚决防止冒险施工、盲目施工。在下凹桥、地灾隐患点等重要点位,细化巡查、流动看守,严格落实涉山涉水工程物资、队伍、预案和人员避险方案,对易发生塌方落石隐患点段按照“一看、二劝、三断”原则开展流动看守和路口值守,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一旦发生公路塌方,及时组织力量抢险保通,坚决避免事故发生。
强化地下空间安全防范。北京市共有城市道路地下通道近200座,交通部门提前对地下通道雨水口、雨水支管、泵坑进行清理疏通,全面排查泵房,通道内增设强排水设施,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并在排水管路设置单向逆止阀,防止市政管网雨水通过通道雨水口反涌。同时,北京市所有下穿隧道全部设有泵站,对运通隧道等长大隧道加密雨天巡查和视频轮巡密度,严格做好泵站值守,遇强降雨提前采取车流控制措施,减少风险隐患。
此外,北京市交通部门会同各区防汛办统筹明确了400余处下凹桥“巡查、断路、排水”三个责任人,督促落实各点位一线人员防汛责任。发布降雨预报预警后,前置布控排水、道路养护等应急队伍和防汛装备,及时做好值守看护、应急抽排水和通行管控,发布路况和出行引导信息。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交通运输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埋头苦干、担当奉献,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基础设施 (一)铁路。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8%,电化率为76.2%。 图1 2020-2024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二)公路。 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9.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35万公里。 图2 2020-2024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534.4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6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7.3%、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7.75万公里、增加1.53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14.2%、提高0.1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9.07万公里、增加0.70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