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10时08分,大连公共交通新车交付上线仪式上,1032台全新纯电动公交车集中交付,首批10.5米“红鲸鱼”纯电动公交车从大连市安家旺车场陆续发出。这是全国同行业政策响应速度最快、年内单批量最大的公共交通“两新”项目,大连市内51条公交线路即将“除旧迎新”,现存10年以上所有燃油车和燃气车将陆续淘汰,这是近期国内较大规模公交车辆更新。至此,大连公交客运集团绿色能源公交车辆达到100%,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将超过85%。
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层负责人张勇介绍,此次上线的“鲸典”系列公交车以8.5米和10.5米车型为主,兼顾7米、12米和双层巴士车型。新车碳排放更少、续航更持久,采用全承载车身,在一级踏步的基础上,配置ECAS系统,具备底盘自动升降功能,同时配有手动轮椅板和轮椅区,极大地提高了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新车采用电子后视镜、配备了具有电加热功能的前挡风玻璃,减少了冬天雨雪天气前挡玻璃结雾现象,保障了行车安全。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凌介绍,1032台新能源城市公交是中车电动最新推出的“鲸典”系列公交车,在技术上实现了诸多突破和创新。在电池续航方面,新车搭载CATL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更长,降低碳排放。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客车研究院产品经理王远建介绍,这批新能源公交车在电机、电控、电池“三电”方面达到“高铁级”技术水准。其中,“轻量化、动力匹配、百公里电耗”等综合指标行业领先,自主研发电池水暖加热控制系统,多次低温环境试验,攻克电池水暖加热的控制与匹配难题。
“研发电池水暖加热控制系统源于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衰减的迫切需求。当前,尽管市场上已有多种加热方案,但仍面临加热不均匀、能耗高、系统复杂等问题。通过自主研发,中车电动的电池水暖加热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电池温度,实现均匀加热,显著提升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与寿命,同时降低能耗,提升用户体验,为电动汽车在严寒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王远建说。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