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如棋,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当下,时代之变叠加世纪疫情,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洗牌”,旅游客运更是深受其扰,如何识局、破局、掌局?考验着旅游客运人的勇气与智慧。
旅游客运行业从来不乏有志向、有规划、有胆魄的企业,他们总能凭借自身实力、灵活打法,及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前瞻性地发现新的潮流与风口,睿智地在困局中寻找到“蜕变”之道。
湘西自治州天下游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湘西天下游”)就是这样一家旅游客运企业。该公司在董事长龙勤勇的带领下,逐步从5辆车发展到300余辆车的规模,且90%以上为宇通客车,成为湖南省“公车”最多的旅游客运公司,且在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其大胆“反其道而思之”,运用“逆向思维”打开传统旅游客车运营模式的枷锁,并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新赛道”。
抢抓机遇,勇敢实现从货车到客车的“跨界”
“我当时非常看好旅游客运市场的发展前景,于是在2001年成立了湘西天下游这一公司,并与合伙人共同出资购买了5辆湖南本地生产的客车,开始与客车打交道。”龙勤勇介绍,“随后我们也陆续尝试了其他主流客车品牌,从2008年开始,我们与宇通客车正式开启合作之旅,一次性选购了10多辆宇通客车。这批车让我们看到了宇通的实力,为后续我们与宇通持久深度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湘西天下游已发展成为湖南省湘西州规模最大的专业旅游运输企业,共有车辆300余辆,其中宇通品牌占比达90%以上,业务范围涵盖旅游客运、客运班线、政府接待用车服务、汽车维修等,以一流的运力、优质的服务、诚信的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市场是检验优劣的“试金石”。龙勤勇表示:“14年来,从10多辆车到200多辆车,宇通已成为我们最信赖的品牌。我们之所以与宇通客车保持着紧密的合作,是因为宇通客车的品质确实非常可靠,且服务很到位,让我们用车很放心。”
与时俱进,扬“长”补“短”策略应对新挑战
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是湖南省非常经典的一条路线,它们成三角形分布,串联起一个个令人向往的景点。“这条长600公里的线路一直很火,最好的时候一天大概有上千辆客车在跑。”龙勤勇说,“在严峻的疫情下,这条线路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目前日均客流量也就1000人左右,估计每天只有20-30辆车在跑,各旅游客运企业之间争夺客源的压力非常大。”
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湘西天下游决定以品质立身,以服务制胜。“在这条线路上,我们只投放宇通品牌车辆,因为车辆的外观、内饰等直接关系着游客的乘坐舒适度和观光体验感。再有就是宇通车辆确实经久耐用,不会在路上‘趴窝’。要知道一旦车辆在路上坏掉,对我们来说,损失是巨大的,赔偿金可能高达4万-5万,而这完全超过了购置宇通车与其他品牌车的差额。”龙勤勇坦言。
而在补“短”方面,湘西天下游积极拓展客运班线、政府接待用车服务等,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虽然路线不长,但为了省心,湘西天下游同样选择了让宇通客车来担任“主角”。
“乘客和司机对宇通车辆的反馈也都不错。乘客时常跟我们说,车辆乘坐很舒适,达到了出来旅游放松的目的。不少司机宁愿开宇通4、5年的老车,也不愿开其他品牌的新车。”龙勤勇说,“为了让我们用车更舒心,宇通早在2014年就在公司建立服务站,并为我们授权了大客户自服,使得我们公司在人员管理、经营管理、维修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可以更周到及时地排除车辆安全隐患,即使车辆在晚上出现了问题,也能很快得到有效解决,大大提升了车辆运营效率。”
洞见机遇,满足旅游定制化、高端化、深度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能力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关注点已从价格逐步转变为品质,更加倾向于差异化的体验和精神层面的满足。基于游客的新需求,湘西天下游携手宇通进行了定制化、高端化、深度化等创新。
“为了顺应新趋势,我们联合宇通客车定制改装了一批高端豪华客车,将4排座位改为3排,将39座改为19座,并配备了星空顶、大商务座椅、动车窗帘等,将其投运至西藏、新疆等长途专线,以便于游客更深入地体验到更美的风景。”龙勤勇介绍,“这些长途线路的路程长达几千公里,一趟可达15-30天,非常考验车辆的品质。我们会派出专车司机,游客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每位游客全程的花费并不太高,大概平均每人只需要6000-7000元,但他们却体验到了非常难忘的自主游、休闲游。这种长途游模式,实现了旺季供不应求,很受欢迎。”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的破坏力很大,但我依然相信,只要疫情过去,旅游业就会快速复苏。”龙勤勇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宇通客车的合作,积极创新,开发出更多高端的长途线路,同时充分发挥客车优势,与飞机、高铁等快速接驳,‘长’‘短’兼顾,保持稳健发展。”
湘西天下游的成长轨迹,正好折射出近年来不少旅游客运企业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转型升级的过程。相信凭着这股韧劲、冲劲、拼劲、干劲,中国旅游客运人定能逆势画出“上扬曲线”,不断闯出新“风景”。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