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公共交通>正文

创新交通警源治理新模式的绍兴探究

分享到:

http://img.chinaiut.com/imgchinaiut/2022/12/20221212034003968.png

党的二十大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更是将“枫桥经验”提升至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

在浙江省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绍兴交警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从警源治理“小切口”入手,深化构建大数据驱动下的现代警务体系,创新交通警源治理新模式,加强隐患苗头源头防控、前端化解,从源头上压降警情增量,确保牢牢守住市域平安畅通底线。

一、开展交通警源治理的现实背景

近年来,社会大局整体平稳可控、平安稳定,但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大背景下,各类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加速传导,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社会面失控。

特别是明年还迎来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对社会面管控的要求提升至新的高度,给公安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一)道路交通直接影响城市品质品味

道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可以直观反映城市品质和管理水平,也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绍兴市聚焦“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的战略目标,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品质,推动建设“市域融合”路网,全力构建内畅外联的立体式交通体系。

但在此大背景下,全市仍一定程度存在工程运输车肇事违法乱象、农村道路事故高发等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城市品质品味乃及市域发展大局。

(二)交通事故显著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城市居民对交通出行的便捷、舒适、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置,极可能引发部分区域道路全面堵塞,导致群众报警投诉。

同时,因不断优化调整货车进城政策、放宽城市道路通行权利,部分城市道路上中重型货车超速超载、噪音扰民等肇事违法时有发生,导致秩序类警情持续高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三)交通警情中暴露的治理短板需要社会协同共治

一直以来,交通要素量大面广,牵扯部门众多,各监管部门一定程度存在职能重叠、多头管理、情报割裂等问题,属地领导、行业监管、企业主体三方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未能较好地形成社会综治合力。

同时,部分群众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认为交通类警情均由交警落实管理,部分警情已经超出交管部门法定职能,但因未能有效解决群众报警所反映的交通类警情,造成多次重复报警情况发生。

因此,亟需从管理体制、勤务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调整,推动各监管部门高效联动、共同破解交通综治难题。

二、交通警源治理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警源,即社会矛盾问题的源头,而“警源治理”治理概念起源、借鉴于“诉源治理”,是指公安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从警情源头分析入手,主动倾听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找到警情高发根源所在,通过统筹各方面力量及资源,针对性落实风险化解。

其核心关键在于统筹社会资源力量,逐一复盘回溯分析,分级分类研判化解,重点督办推进治理,从而推动矛盾风险化解实现由事后兜底向源头管控、各自为政向齐抓共管、碎片管理向系统治理的“三个转变”,力促警情全面下降、风险源头化解、秩序平稳有序的高效目标。

而交通警源治理,作为警源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交通秩序难点、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的必由之路,需要属地交警扎实推进,落实分类化解,从而全面提升全市交通领域治理能力。

(一)交通警源治理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愈发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旦未能有效地处置警情,就极容易引发民意投诉,这对公安警务能力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绍兴交警始终以民意为导向,立足当前实际,紧盯基层交警警务运行机制的短板弱项,转变原有的治理手段和方式,分析高发交通警情案件的症结,用中医“把脉问诊”的理念,从“警情”数据背后挖掘“社情民意”,源头上治理交通隐患,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交通警源治理是守牢社会平安底线的有力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平安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景,是社会最敏感之弦,也是公安机关服务大局的核心价值追求。

但是,平安诉求在于基层,其治理难点亦在基层。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关键在于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绍兴交警立足基层社会治理实际,创新谋划交通警源治理工作,精准挖掘潜在交通隐患,打通群众聚焦的堵点所在,针对性落实治理,最大限度守牢社会治理平安底线。

(三)交通警源治理是顺应现代警务发展的有力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把新时代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风险形势严峻复杂,对公安工作开展和公安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推动公安事业在党的二十大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破除旧弊病、开创新局面,就要找准自身“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职责定位,回归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责主业,不断推进公安工作改革创新。

而开展交通警源治理,就是在此背景下,深化并提升交警基层治理的有力之举,通过及时发现潜在的社会矛盾,主动查漏补缺、堵塞漏洞,推动“事后风险”提升至“事前预防”,确保将潜在交通风险隐患化解在小、处置在早。

三、交通警源治理的绍兴实践

今年以来,绍兴交警以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主动创新警源治理新模式,探索推进警情压降新举措,加快推进交管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深化基层大队“一室两队”建设,持续推进交警中队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合成作战水平。

(一)做优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打造“最强”大脑

1.搭建指挥体系。做优交管“1+4+5+X”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建设(“1”为交管局合成作战中心;“4”为内设的基础防控、侦查打击、督察(民意感知)、勤务管理等4个中心;“5”为各区(县、市)交管中心;“X”为按需设立的其他中心),系统搭建“交管局、大队、中队”三级合成作战体系架构,着力打造情报灵敏、快响激活、层级分明的交管指挥部。

2.做强科技平台。持续迭代“越安行”精准管控平台,积极优化平台运行机制,与“全国公安交管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事故数据双向贯通,常态开展事故热力图分析,精准研判面上交通态势,为精准处置事故警情、源头治理事故黑点提供支撑。

3.强化分析研判。各级指挥部严格按照《绍兴市公安机关常态化开展警情分析研判十七条规定》、《绍兴市交通管理局强化110接处警工作“五条措施”》等制度,落实“风险预想、问题回想”的双想机制,配套推进日通报、周晾晒等机制,加强交通事故警情分析,落实分类化解重复、重点警情。

(二)做精大队“一室两队”建设,打造“强壮”躯干

1.科学勤务安排。根据辖区事故发生规律特点,强化警情源头治理,针对性调整勤务、部署警力,加大违法突出、警情多发时段区域的警力部署,加密巡逻频次、力量,推动警力向薄弱地区、时段倾斜,最大限度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

2.高效调度指挥。依托可视化、智能化指挥调度,用好集成指挥、情指行、越安行等数字化平台和无线对讲、执法仪等音视频通讯设备,强化路面警力、巡逻铁骑指挥调度,推动前后端“一体作战”,实现大队综合指挥室“一室统管”。

3.暖心警情回访。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对群众诉求内容第一时间受理,严禁推诿,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同时,制作一批事故回访手卡,正面告知事故受理单位相关信息,背面展示“事故快处通”操作流程,使群众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可直接联系民警,减少因询问事故推进情况而重复报警。

(三)做强基层最小作战单元,打造“最快”手脚

1.系统布建网格。强化最小作战单元巡防力量建设,利用大数据分析高发警情区域,引导最小作战单元巡防力量科学部署,以容易拥堵、事故多发点段、区域为中心,科学布建262个责任网格,落实“动中备勤、精准防控、有警处警、无警访民”的主动勤务,动态调整警车、铁骑的巡逻频次,力促警情源头化解。

2.深化警务模式。持续深化街(路)面勤务模式,全面推行城市“社区交警”“三警融合”、农村“交所合一”警务模式,积极发挥交通义警、“两站两员”等平安力量积极作用,推动基础网格力量全面融入镇村党政中心、警务站(室),全力打造交通领域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及时将隐患要素化解在初始阶段、萌芽状态。

3.做实村社末梢。推动社区交警深度融入镇村社会治理中心,兼任村社副书记或主任助理,深入调动村社干部、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借势村镇合力,广泛联系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推动矛盾化解,从而形成“人在村社走、力在网格聚、事在一线办”的共治格局。

4.开展素质培训。针对一线处警民、辅警,组织开展系列大讲堂、小讲堂,广泛开设执法正规化及专业能力培训,推动规范文明执勤、主动释疑解惑,做好解释沟通,避免因沟通不当、联系不畅导致重复报警。

四、交通警源治理推进成效

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也是交通“警源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交通警情及重复警情的压降成为交通“警源治理”的首要目标。2022年11月,绍兴市公安局交管局接报有效交通类警情31980起(表1),同比下降12.47%;接报有效交通类重复警情169起,同比下降86.58%。

综合11月情况来看,全市交通警情及重复警情压降得当,降幅较为明显,整体成效显著。

http://img.chinaiut.com/imgchinaiut/2022/12/20221212114013148.png

其中,越城区(表2)共接报交通有效警情8795起,同比下降12.94%,其中事故类警情同比下降19.6%,秩序类同比下降7.55%,成效显著。

针对前期重复交通警情多发的问题,绍兴交警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系统梳理、深度研判、跟踪督办,细化工作环节、完善工作方法,对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零拖延”“零懈怠”,着力解决群众面对的交通出行安全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从表3可以看出,越城区共接报重复有效警情73起,同比下降86.58%,各类警情均得到有效压降。

http://img.chinaiut.com/imgchinaiut/2022/12/20221212114016787.png

http://img.chinaiut.com/imgchinaiut/2022/12/20221212114016343.png

绍兴交警坚持预防为先、关口前移,持续细化治理颗粒度,源头化解交通警情。

这里以迪荡交警中队辖区(图1)为例,经过实地摸排、规律总结,该辖区的部分商圈(如世茂湖滨商业中心)、路段(如中兴大道、平江路)、路口(如胜利东路与阳明北路交叉口)存在警情高发、容易拥堵的情况。

之后,属地负责人严格按照“一个热点、一套方案、一名责任领导”工作模式,开展警源治理,特别是早晚高峰期间安排专人负责胜利东路与阳明北路交叉口等重点路口执勤值守,平峰及夜间安排4组铁骑、警车等巡逻力量常态开展主动勤务,力促交通警情源头压降。

通过长达一年的勤务优化及源头治理,迪荡中队有效压降了红橙色块代表的警情高发区域,成功减少辖区事故警情数量,取得了一定成效。

http://img.chinaiut.com/imgchinaiut/2022/12/20221212114019220.png

图 1 2022年及2021年11月迪荡交警中队辖区警情热力图

五、推动新时代绍兴交通警源治理开展的工作思路

当前,绍兴交警积极践行“枫桥经验”,以警情压降“小切口”入手,创新警源治理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绍兴交警将结合当前实际,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抓细抓实交通管理工作,全力守牢平安畅通底线,助力绍兴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

(一)坚持道交主导

警情源头治理涉及社会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仅靠交警单打独斗,难以取得有效推进。

1.借势党政合力。持续发挥道交办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优势,纵向做强“市、县、镇、村”架构,横向打通行业监管部门壁垒,加大对平安畅通工作整体谋划能力,推动各地各部门协同共治、综合监管。

2.联合综合治理。广泛收集警情中的“民情民意”,对民意反映强烈的交通隐患、事故黑点、肇事违法等问题,会同属地镇街及相关行业部门落实针对性治理,抓细抓实源头管控工作,推动其项目化、清单化整改,全面提升市域道路平安畅通指数。

3.推动责任落地。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托“越安行”等平台,以交办单形式分类分级流转至责任部门,协同属地镇街落实溯源治理。并积极发挥交警入驻道交办的优势,配套日分析、周通报、月考核等机制,压实属地领导、行业监管责任。对工作中组织工作不到位或应付了事的情况,在平安考核中予以扣分,倒逼责任落实。

(二)坚持整体智治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绍兴交警将聚焦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积极借力数字赋能,用足用好“越安行”“事故快处通”、车辆注销“一件事”等平台,全面提升事故处置、隐患管控等实战能力。

1.用足“越安行”平台。紧盯“人车路企”交通要素,依托“越安行”精准管控平台,动态评估要素风险指数,四色赋码、精准刻画要素状态,利用警情圈层、事故黑点等模块,户籍化管控交通要素,避免群众因交通秩序混乱导致报警。

特别是针对前期过境大货车肇事扰民等相关警情,持续做强平台监测预警防控模块,筑牢“环绍”防护圈层,实时监测全域交通态势,智能预警人车异动线索,实现精准处置过境流动风险。

2.深化“事故快处通”平台。发挥平台视频远程定责作用,实现报警一键处置、进度实时查看、理赔一站办理,全力提升便民服务质效。同时,加大社会面宣传,明晰精简操作流程,让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群众即时利用平台进行事故快处,交警秒级到达现场、即定事故责任,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对交通秩序的影响。

3.用好车辆注销“一件事”平台。以车辆注销“一件事”平台全省推广为契机,加大平台迭代升级力度,优化平台数据流转及群众操作体验,不断深化“群众申请、党政牵头、公安主导、部门协同、镇街布网、公司处置”的闭环处置模式,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特别是常态发动交通义警、网格员等平安力量进村入社,对僵尸车、报废车拍照上传、拖车移走,避免群众因道路堵塞而报警。

(三)坚持闭环治理

要聚焦长治长效、智能防控的目标导向,紧盯事前风险预防化解、事中警情快响处置、事后溯源长效防治三个环节,构筑交通警源全周期治理闭环。

1.事前风险预防化解。由交管局情指联勤中心按照事故、秩序、其他等进行警情分类,定期结合警情热力图,筛找警情多发、违法突出的重要路口、路段,推送至属地中队,推动属地落实巡逻防控、要素管控等工作,源头化解风险隐患。

2.事中警情快响处置。按照警力热力图事故警情分布,以容易拥堵、事故多发区域、点段为中心,落实定人守点、铁骑管线、视频巡面的三合一巡防管控措施,持续开展“动中备勤、精准防控、有警处警、无警访民”的主动勤务。

一旦发生警情,迅速指挥周边警力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快速处置警情,保证道路畅通有序,避免因警力指派不到位导致事故当事人的不满及重复报警。

3.事后溯源长效防治。严格落实风险预想、问题回想,健全完善事故复盘等整改提升机制,及时复盘总结规律、完善相关制度,促进系统提升。特别是对每起安全生产事故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彻查每个环节的安全生产责任,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责任倒查,严肃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1]邵旭东.“警源治理”: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一体化的宁海探究[DB/CD].人民论坛网.2022(10):26

[2]徐文新.主动警务“自下而上”助公安110走出困境[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0,22(06):1-7.

[3]金伯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治理者说)[N].人民日报,2020-05-07(05).

[4]李建宁,吕毅恒.“枫桥经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价值与行动策略[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2(01)

[5]吴仁伟.基于数字化改革背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和实践——以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区分局为例[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2(01)

[6]卢芳霞,李鞍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价值及推进路径[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

[7]师容.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背景下110接处警检查工作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9(04)

[8]赵志新.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基于“无锡经验”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4(05)

[9]周继博,林光,庄一鸣.数字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和改进110接处警系统治理研究——以舟山公安的实践为例[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1(06):117-122.

编辑:同同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