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继去年9月推出面向旅客的“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后,近日,对T3航站楼二层东侧工作人员通道进行了升级改造,开通了机场首条员工无接触安检通道。
据了解,以往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前首先要刷验隔离区证件进行身份信息验证,由验证岗位员工进行确认,同时工作人员接受随身物品检查和人身检查,安检员需手持金属探测器进行人身检查,效率较低。员工无接触安检通道开通后,工作人员可利用毫米波人体检查仪等民航安检最前沿的科技设备代替传统的手工人身检查,实现面向工作人员的“无接触”“无感知”的自助安全检查。
此次在通道内增设了自助验证闸机和毫米波人体检查仪,工作人员只需将鞋、腰带以及随身物品一同放入X光机,便可自行通过闸机自助验证进入通道。安检人员将通过毫米波人体检查仪进行人身检查,仪器若不报警即可快速通行,正常情况下最快两分钟便能完成所有安检程序,整体过程更高效、快捷。
“工作人员安检通道无接触式自助安检”项目也是继去年9月面向旅客的“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开始试运行成功后,深圳机场围绕“智慧安检”建设方面开展的另一项创新项目,积极发挥新技术、设备、流程对空防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进一步降本增效,实现人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让员工享有更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安检体验。
近年来,深圳机场持续推进“智慧机场”建设,“智慧安检”项目先行先试,相继成为民航局“旅客‘易安检’计划”、差异化安检模式首批试点单位。后续,深圳机场还将进一步推进“智慧安检”建设,不断创新安检模式、优化安检流程、提高安检效率,推动机场安检高质量发展。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氢电动轿车交车仪式在张家口市民广场举行,首批36辆醇氢电动轿车正式交付,主要应用于当地出租车行业。据了解,张家口市大力鼓励出租车经营者自愿更换电动出租车。目前,全市电动出租车保有量达1137辆,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张家口市巩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推进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车和配送领域的推广使用,不断优化城市绿色出行环境,推动交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笔者在张家口市桥西区展览馆公交站看到,一辆辆车牌上印有“F”标识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从身边驶过,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全市拥有绿色能源公交车2050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90.4%,主城区绿色能源公交车辆占比100%。”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已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位居全国首位。 该市不断丰富氢能交通应用场景,氢燃料电池重卡已应用于当地煤炭运输服务以及建筑垃圾倒运领域。目前,该市有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物流车725辆、牵引车3辆、仓栅车40辆。“动力系统由本地企业生产制造,具有快速加氢、功率高、续航里程长等优势。”张家口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李靖介绍,氢燃料电池重卡每加满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