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首届天津市智慧交通创新成果发布大赛决赛暨成果发布会在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举办,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发布的“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天津市智能交通运行监测中心发布的“天津港云缓冲区智能作业调度研究”荣获一等奖。
参加决赛的12家企业分别从港口码头、道路交通控制、无人机道路勘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建设、车路协同、智慧车站、公路网运行监测等领域提出先进的智能解决方案,成果各具特色、实用性与前瞻性较强,凸显了天津市在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经过激烈角逐,大赛评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据悉,经过长期实践与应用,天津市在智慧交通大数据领域成果丰硕,截至目前,汇聚了54家行业单位数据资源,接入数据种类519类,数据总量超4400亿条,覆盖公路、铁路、水运、民航、邮政、城市公共交通等9大交通运输行业,日均3亿条速度持续增长,为61个系统24个部门建立数据资源共用机制,跨行业与教育、民政、卫生等部门联通,跨区域与京冀间共享数据达40类,向市级共享平台推送数据总计183类。
据四川省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目前,成都地铁已累计开通运营13条线路共558公里,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乘次,线网运行图准点率99.99%、兑现率100%,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超600万乘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预计到“十四五”末,成都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超850公里。 2017年至2022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于全国前列,仅2020年就一次性开通5条线路共216公里。当前,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和30号线一期、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S5线)等10条线路建设正全速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10条在建线路中94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盾构累计掘进占设计总量的77%。其中,8号线二期已实现全线洞通;连接双机场的时速160公里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正线整体机电安装完成95%,预计今年四季度开通初期运营。另外,市域铁路成德线(S11线)即将开工,市域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线)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成都正以轨道交通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圈发展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