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海青浦巴士投入2台氢能源公交巴士在青浦20路公交线路上试运营。这是中国石化青卫油氢合建站向社会供应氢能源以来,首次向城市公交巴士加注氢气。据悉,青卫油氢合建站为两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分别加氢13.4千克和9.7千克,加满氢气的公交可行驶450公里左右。
“请您出示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在当天的加氢现场,青卫油氢合建站员工兰有富在查验了公交巴士相关证件后,就开始为车辆加注氢气,并使用便携式手持氢探仪进行安全检测,加注时间约10分钟,与普通燃油公交加注周期相仿,相比动辄几小时充电的纯电动公交车,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氢气目前已在多种燃料电池汽车车型实践应用,距离百姓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今年1月18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的《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加大氢能制、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拓展氢能应用场景。
早在三年前,中国石化就在上海建成2座油氢合建站,主要服务对象为氢燃料电池的轻卡,应用场景为城际物流快递,满足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中、短距离运输要求。2019年11月至今,上海石油已累计为轻型、重型物流卡车、商务乘用车、城市公交等提供加氢服务超11万车次。
从2021年10月起,中国石化西上海发展油氢合建站开始向大宗物料运输的氢燃料电池重卡加注氢气;2022年9月,上海石油青卫油氢合建站向首款市场化运营的氢能源商务MPV乘用车加注氢气,带给市民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绿色出行体验。而此次由青浦巴士新购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城市街头出现,则让中国石化在上海服务的氢能源车辆加氢基本覆盖了生产经营和城市出行的全部车型。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呼吸的是空气,加入的是氢气,排放的只有水”的特点。“我以前是开柴油车的,去年换成了氢能源车,主要是给商家进行货物运输,最大的感受就是驾驶环境与体验感变好了。”在青卫油氢合建站,驾驶氢燃料重卡等待加氢的马师傅说,“之前开柴油车,经常闻到浓浓的柴油味,现在没有味道了,而且在驾驶的过程中噪声也减小了不少。”
据悉,中国石化上海石油未来将持续推进油氢合建站建设,向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特点的各种氢能源电池车辆供应充足氢气。
每天清晨,一列列紫色“长龙”迎着朝霞,穿梭在城市之间,伴着运河涛声,驰骋于江淮大地,演绎着淮安城市交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近8年来,淮安有轨电车引领着绿色出行新风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轨电车沿线不少乘客均对有轨电车运营表示十分满意,目前淮安有轨电车又快又准,乘车体验也很舒适。 淮安有轨电车行驶速度从35km/h逐步提升至70km/h,全程运行时间从66分钟缩短至48分钟,电车运行速度的逐步提升,市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小火车”每天开行280列次左右,运营近18小时,无论风雪交加的冰雪严冬,还是炎热难耐的酷暑盛夏,它总能如期而至。 有轨电车从主城区出发,穿越繁华街道,畅行在生态宜居新城,奔跑于文脉悠长的古城,它宛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连接城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有轨电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城区间的时空距离,让“三淮一体”联系更加紧密,市民乘坐快捷的有轨电车出行,无论是休闲购物,或旅游探亲,还是品鉴美食,都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旅程。 截至目前,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累计安全运行超1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近5400万人次,日最高客流超5.5万人次,单线客流量全国领先。无论是速度、安全,还是服务,淮安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