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7日从福州交通运输部门获悉,福州现有4606辆公交车,其中纯电动公交车3297辆,电动化率约为72%。面向公交车的充电桩达565个,能够“喂饱”公交车,还有充电服务余量。充电站运营企业表示,将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公交车专用充电站面向社会开放。
据福州交通运输部门数据统计,截至6月,福州市面向公交车的充电桩达565个,折合标准桩1526个,基本分布在公交场站和客运站内。“按照每个标准桩满足3辆公交车充电的需求,现有充电桩能满足4578辆新能源公交车的充电需求。”市道运中心公交科工作人员说。
每晚10点后,位于仓山的浦上充电站迎来一天中的充电高峰,结束白天运营的公交车驶入场站,有序停靠站点充电。“一辆普通电动公交车,大约1个半小时就能充满电。”运营方左海集团所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介绍,浦上充电站占地180亩,分三期陆续建成投用,设充电桩49个,折合标准桩141个,每天可为400辆公交车充电。整站功率达8250KW,是全省规模最大、年充电量最大的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左海新能源是福州充电量第一的充电服务运营商,已投用运营22座直流快充站,服务福州35%的电动公交车,累计充电量达2.6亿千瓦时,年服务车辆85万辆次。“今年一季度,企业累计服务新能源车超过22万辆次,比增25%。”企业运营部负责人说。
据了解,洋里充电站是近年来左海新能源建成的第二大充电站,共有26个充电桩,其中7个直流双枪充电桩向社会开放,可同时为14辆私家车、网约车充电。白天公交车出场后,充电桩就向社会开放,一辆小车将近1小时就能充满电。
“我们划分不同的区域,使公交车和社会车辆错时充电,实现场地重复利用,提高充电桩效率。”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有3个场站试点对社会车辆开放,洋里充电站月均为新能源汽车充电800余辆次。
左海新能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公司将面向外部市场,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公交车专用充电站面向社会开放,同时规划建设“光储充放”一体化快速充电站,满足更多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