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按照要求操作可能产生的风险
1、不按要求进行车辆存放或电池存放,可能造成车辆或动力电池进水、电池漏液、短路、冒烟、着火、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车辆电池S0C值超过70%时长期搁置,电池容量衰减快,电池冒烟、着火的风险增高;车辆电池SOC值低于40%时长期搁置,电池过放风险增高;待报废车辆电池S0C值偏高,安全风险变大,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池冒烟、着火。
2、不及时处理动力电池故障报警,继续使用可能导致电池损坏、短路、冒烟、着火、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
3、不按要求进行均衡保养,电池S0C值精度变差,同时电池电芯一致性变差,电池可用容量和车辆续航里程减少,可能导致车辆抛锚。
二、新能源搁置车辆存放场地要求
1、存放场地:停车场地应远离加油站、加气站、加氢站,高压电网、热源、潮湿、腐蚀性气体及易燃易爆物质堆放的区域,停车场应通风良好、排水良好,无积水,车辆避免存放在树叶、树枝、絮状物等杂物掉落或堆积环境。停车场应有视频监控装置及人员定期巡视机制。搁置车辆停车场应远离居民区或人群聚集区。动力电池如单独存放,存放仓库应符合国家环保、消防等相关规定,动力电池应存放在平整的绝缘地面上,不得叠放、倒置或卧放。且不受阳光暴晒、不受雨淋、雪盖,并避免与任何液体、导电体及有害物质接触,应与其他物品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
2、存放环境温度要求:零下35℃至45℃。
3、消防设施:停车场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灭火装置应保证可随取随用,配备充足的消防用水。
4、车辆停放:车辆停放时应有足够的安全间距,参考《GB50067-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车辆间距应不小于1.5米。长期搁置车辆、待报废车辆和故障维修车辆均应单独划定区域停放,远离正常使用车辆。
三、新能源阀置车辆存放和维护要求
根据搁置时长分类处理要求如下:
1、搁置时长在6个月以上车辆,需将电池从整车上拆下(注意调整电池S0C值在40%~70%区间,盟固利电池和亿鹏电池S0C值在40%~60%区间,严禁使用非正常方式消耗电池电量),妥善存放,并结合电池厂家每个月检查电池电压、每3个月进行维护保养。
2、搁置时长在6个月以下车辆,按以下要求执行:
1) 车辆状态:搁置前确认无电池异常报警,低压下电后整车高压系统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调整电池S0C值在40%-70%区间(盟固利电池和亿鹏电池为40%~60%区间)。严禁使用非正常方式消耗电池电量,否则易引发整车着火、人员伤亡等危害。
2) 月度检查:车辆每月上电查看车辆仪表状态,要求无动力电池相关报警,若有动力电池相关报警,必须立即处理。
3) 电池均衡维护:每3个月对电池进行均衡维护,电池均衡维护期间,应有专人监控、看护,如遇异常应及时处理。
四、车辆恢复运营前检查要求
车辆电池系统未进行全面检查之前,车辆切勿上电行车,检查要求如下:
1、动力电池状态检查,车辆运行前需检查电池箱、高压盒、冷却系统状态。
2、车辆电池报警信息检查,上电查看车辆仪表,应无动力电池相关报警。
3、开展一次电池均衡维护,在车辆运营前,按照各厂家产品电池均衡方法开展一次均衡,并进行一次满充(校准SOC)。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