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路是我们家门口的公交车,能直达地铁站、公园、购物中心。”家住晋安区绿城柳岸晓风小区的林女士说。
此前,柳岸晓风小区所在的片区居民日常出行不便,公交站点相距较远。今年初,211路的开通解决了他们的出行困扰。“经过3个月的客流跟踪和走访调研,5月中旬,我们将211路首末站延伸到地铁象峰站,打通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211路的客流量上涨至300人次/天。
211路只是福州公交集团不断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福州公交集团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紧密结合市国资委、市交通局、福州古厝集团、市道运中心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公交线网优化升级、公交地铁接驳、重要节假日和大型展会活动运输保障等重点工作任务,在稳步提升广大市民群众出行幸福感的同时,努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借助数据分析、走访调研、意见收集等方式,公交集团了解到市民群众在公交出行方面的“急难愁盼”,结合西园公交总站、义井公交总站等新建场站的启用,采取开通线路、调整走向、延长营运时间等措施,不断强化公交地铁接驳,加快构建“快、干、支、微”多层级公交线网。据统计,上半年,公交集团共计开通、调整47条公交线路,完成载客里程8214万公里,总体客流量达11475万人次。
截至目前,公交集团相继开通了210路、211路、地铁接驳10号专线等3条常规公交线路和GJD006、GJD007等2条定制公交线路,优化调整12路、65路、130路、162路、7686船政文化城旅游专线等42条公交线路,进一步完善闽侯、新店、淮安半岛等地的公交线网。
结合已开通运营的地铁2号线、地铁5号线及即将开通的地铁4号线的走向和站点设置,公交集团开通地铁接驳10号专线,调整地铁接驳9号专线、地铁接驳6号专线、地铁接驳7号专线、12路、177路、130路,并选取地铁接驳6号专线(盖山竹榄地铁B出口)、地铁接驳27号专线(螺洲古镇地铁站C出口)作为试点,在早、晚高峰期(7:00—8:30、17:00—18:30)精准匹配公交、地铁到站时间,有效提高市民群众换乘效率。
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不仅方便市民群众换乘地铁出行,也为他们前往医院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上月底,公交集团变更162路首末站和线路走向,将首末站设在了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楼,得到了沿线乘客的广泛赞誉。“162路上很多乘客是孕妇或带孩子来就诊的,之前都得在医院外围的公交站点下车,步行好长一段路才能到达医院。”市民徐女士说,现在162路直达市妇幼门诊楼,节省了不少时间。
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集团将结合《福州市优化公交出行三年(2022—2024年)行动方案》和上级单位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民生安全为本、智慧数据服务、集团资源驱动、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科学配置公交资源,结合地铁开通、建设情况,开设“微循环”专线,促进公交、地铁“双网融合”;整合同质性的公交线路,优化城区公交线网布局,加大公交出行吸引力;探索发展多样化公交运营模式,增加火车北站、火车南站、工业(产业)园区、各大高校、综合医院、大型商圈等区域间的通达快线,全面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线网连接,实现企业民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